2025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洛阳启幕 中国遗产保护经验引全球共鸣

发布时间:2025-08-22 09:19:33 浏览量:1000

中政易动决策网报道  2025年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近日在河南洛阳举办,来自10余个国家及国际组织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会上,中国在石窟寺保护领域的创新实践与系统理念获得广泛认可,各国代表纷纷表示期待借鉴中国经验推动全球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

论坛现场,中国石窟保护的多元探索成果引发热议。敦煌研究院搭建多场耦合实验室,为土遗址保护提供科技支撑,其“数字敦煌”资源库与“数字藏经洞”已开放海量数字化成果,让千年石窟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龙门石窟研究院借助3D打印技术成功修复坍塌窟檐,并通过数字建模复原残损造像,为海外流失文物研究展示积累宝贵经验;麦积山石窟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石窟地震监测台阵,筑牢文物抗震安全防线;大足石刻研究院则通过实景扫描与精细建模,将石刻艺术完整呈现于数字世界,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译。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总干事玛丽-劳尔·拉文尼尔指出,石窟寺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中国在文化遗产可持续保护领域的努力值得肯定,期待更多中国方案助力全球学术合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遗产培训研究中心上海分中心龙淼认为,中国将绿色就业、科技创新等可持续理念融入遗产保护,通过社区参与让保护成果惠及民生的做法极具借鉴意义。中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解冰介绍,中国石窟寺保护已实现“四个转变”:从抢险加固迈向预防性保护,从探索性修缮升级为精准化修缮,从经验型保护发展为研究型保护,从单点保护拓展至集群保护。目前,中国已与6国开展11处文物保护修复合作,柬埔寨吴哥古迹、乌兹别克斯坦希瓦古城等项目赢得当地民众与国际社会的双重赞誉。

柬埔寨吴哥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副局长隆科萨尔表示,在文化遗产原真性保护及推动文化认同、经济发展方面,中国的成功实践为全球提供了重要参考,期待未来深化交流合作。

备案号:沪ICP备202404419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91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沪零字第P11747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24)2439-1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24070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061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191-838 举报邮箱:dai@yidongjuece.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010-57279123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莲宝路9号
Copyright 2018-2024 www.yidongjuec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