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抗震安居工程:从“忧居”到“安居”的民生跨越

发布时间:2025-09-04 11:20:23 浏览量:1121

中政易动决策网报道  “要不是安居房结实,真不敢想2024年那场7.1级地震会怎样。”乌什县阿合雅镇村民热合曼·阿不都热依木望着自家80平方米的两室一厅,感慨不已。地处南天山地震带的新疆,地质复杂、震灾频发,而如今像热合曼这样的农村居民,已能在地震来临时安心入眠——这背后,是新疆持续二十余年推进抗震安居工程的民生答卷。

热合曼的住房记忆曾充满苦涩: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家挤在胡杨木搭架、红柳枝编墙的“笆子房”,冬天漏风、夏天漏雨;后来盖了土坯房,仍是“下雨怕塌、地震心慌”。转折始于2003年伽师—巴楚6.8级地震,近2万间房屋倒塌的惨痛教训,让新疆将“震前预防”提上日程。2004年,新疆在全国率先启动农村抗震安居工程,变“灾后救助”为“主动防御”。

政策暖阳很快照进乡村。2009年,热合曼在政府3000元补贴下,盖起45平方米砖混结构抗震房;2017年,随着政策升级,他又获近3万元补贴,住进水电暖齐全、配套不输城市的新居,“自己只掏2万,日子越过越踏实”。这背后,是中央与地方的持续发力:2011年新疆城乡抗震安居工程纳入中央农村危房改造,2011至2020年累计建成266.98万户安居房,让1100余万人告别土坯房;2021年启动农村住房抗震防灾工程,截至2024年底帮助3.57万户低收入群众住进“放心房”。

2024年,新疆将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列为十大民生实事,全年加固改造地震重点区农村住房2.42万户。如今,新疆已率先实现农村安居房全覆盖,星罗棋布的安居房不仅守护着各族群众的生命安全,更让“住有所居”升级为“住有宜居”,书写下从“忧居”到“安居”的温暖篇章。

备案号:沪ICP备202404419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91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沪零字第P11747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24)2439-1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24070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061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191-838 举报邮箱:dai@yidongjuece.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010-57279123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莲宝路9号
Copyright 2018-2024 www.yidongjuec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