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政易动决策网报道 近日,有消费者反映,某些学历提升机构存在虚假宣传、诱导缴费、退费困难等问题,实际服务与承诺严重不符。
记者以报考者身份咨询多家机构时,遭遇了“包过”“押题率高”“面试保过”等话术轰炸。甚至有机构声称可“提前联系导师”“提供助学分”,暗示可通过特殊渠道确保录取。
但经记者向相关高校及招生考试部门核实,多数机构宣称的“合作关系”并不存在。某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明确表示,学校未与任何校外机构合作招生,所谓“预录取”“面试走流程”等说法均属虚假信息。
法律专家指出,这类宣传已涉嫌违反《广告法》及相关法规。机构往往利用信息不对称和考生焦虑心理,虚构“绿色通道”“内部资源”等承诺,属于以骗取费用为目的的虚假宣传行为。
专家建议,应从严格准入、强化监管、规范合作、畅通维权等多方面加强行业治理,保护考生权益。同时提醒广大考生,应理性看待学历提升,勿轻信“包过”“轻松拿证”等不实承诺,避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