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政易动决策网报道 一名消费者因长期受耳鸣困扰,购买了一款宣称能通过音乐治疗耳鸣的服务套餐,花费1988元。对方声称采用“美国FDA认证技术”和“加拿大人工智能技术”,并承诺“80%以上用户耳鸣改善”。然而在使用后,其耳鸣症状不仅没有缓解,反而加重,甚至出现听力下降。
消费者多次与商家沟通要求退款,均被拒绝,客服仅建议“缩短收听时间”,随后停止回复消息。消费者后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经查,该企业宣传中多次使用无法证实的“专家背书”“专利技术”及“临床效果”,还违规使用“治疗”“声治疗”等医疗用语,被认定构成虚假广告并受到行政处罚。
法院审理认为,该技术公司在未对用户耳鸣成因进行专业鉴别的情况下,宣称音乐可治疗耳鸣,缺乏科学依据,其夸大宣传行为对消费者构成欺诈。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判决商家退还服务费1988元,并支付三倍赔偿5964元,消费者同时返还获赠的蓝牙耳机。
医疗专家指出,耳鸣成因复杂,通常涉及耳源性与非耳源性多类因素,在未明确诊断的前提下声称某类音乐可“治疗”或“消除”耳鸣,不具备科学依据。
该案判决也为消费者发出提醒:应警惕所谓“科学包装”下的健康陷阱,身体出现不适还应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切勿轻信夸大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