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政易动决策网报道 新学期临近,“开学经济”持续火热,文具市场迎来销售旺季。如今的国产文具已不再是单纯的“书写工具”,正通过IP联名、科技创新与文化赋能,成为年轻人的“情绪伙伴”,但行业也面临盈利压力与消费升级的双重挑战。
手账文化的“破圈”,让文具消费群体从学生扩展至成年人。数字时代,年轻人却偏爱用手账记录生活,小红书“手账”话题浏览量近112亿。国产文具依托完善供应链,推出手账本、胶带、印章等多元产品,以“补全童年梦想”的情感价值,打破日本品牌对高端市场的垄断。不过,2025年前5个月文教办公用品制造业营收增长7%,利润却降超20%,“低价竞争”与“悦己消费”需求的错位,成行业转型关键。
IP联名是文具“情感化”的核心路径。国民品牌与文化符号碰撞,赋予产品精神内核:得力联名《哪吒之魔童闹海》,推出上百款IP产品覆盖全龄段;晨光与《浪浪山小妖怪》合作,萌粒笔印着“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让文具成情绪寄托。传统文化IP也被深度挖掘,“孔庙祈福考试笔”通过祈福大典、快闪活动,从“考试工具”变为“精神战友”。二次元领域,文具品牌绑定《剑来》《斩神》等国漫IP,用热血剧情传递奋斗精神;与姆明等潮流IP合作的便利贴、笔记本,则满足年轻人的“情感陪伴”需求。
科技创新与环保理念,为文具注入新活力。易水洗钢笔、低重心水笔、速干直液笔等产品,解决书写痛点;碳中和系列文具用回收塑料瓶制成笔具,480毫升瓶可造4支中性笔,践行“变废为宝”。不过,监管部门提示,需警惕“玩具化文具”分散注意力、引发误吞风险,建议通过正规渠道选购,查看厂名厂址与执行标准。
从功能满足到情感表达,国产文具正以多元创新应对消费升级。未来,如何平衡文化价值与实用功能,破解盈利困局,将是行业持续探索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