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变“新农具” 云南乡村直播激活特色产业

发布时间:2025-10-18 10:54:16 浏览量:974

中政易动决策网报道  在云南保山龙陵县横山村的电商直播间里,一场关于石斛花卉的销售正火热进行。“我们的石斛都是村民亲手培育,品质可靠,欢迎下单……”主播的讲解声中,这些当地特色农产品正通过互联网走向全国各地。

这个由返乡青年蒋德凡创立的直播基地,巧妙利用原村小学的闲置场地,组建了八支专业直播团队。通过构建“一个总部加多个乡镇直播中心”的联动网络,今年前八个月实现直播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带动当地280余名群众实现就近就业。

曾经外出务工的蒋德凡,2020年带着仅有的5000元积蓄回到家乡。面对父母种植的石斛滞销困境,他尝试通过直播开拓销路。“最初面对镜头都会紧张,日销售额只有几百元。”回忆起创业初期,他与妻子从零开始,不断磨练直播技巧,学习运营知识。

在他最困难的阶段,当地政府部门提供了2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乡政府还协助建设了专业直播大棚。如今,蒋德凡已成立自己的公司,建立起覆盖多个乡镇的直播网络,将石斛、茯苓、野生菌等120多种农产品搬上电商平台。公司预计2025年销售额将突破5000万元。

“过去农户要挑着担子进城叫卖,价格波动大;现在通过直播直达全国市场,价格稳定,收入也提高了。”蒋德凡介绍,公司采用“企业+村集体+农户”的合作模式,与农户签订订单协议,免费提供石斛种苗并保价回收成品。这一模式不仅带动了50余户种植户,还激活了花盆制作、碎木加工等配套产业。

在仓储区,50岁的杨阿姨正熟练地分拣包裹。“在这里工作月薪2200元,离家只有一公里,比外出打工方便多了。”目前,该团队已在全省设立四个物流仓库,为60多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

为支持电商产业发展,保山市推出了系统的人才培养计划,整合多方资源创新培训模式。今年以来,全县已培训3000余人,成功转化直播从业者200余名。51岁的杨丽仙通过培训,如今已成为一名日销售额达数万元的专业主播。

从单打独斗到团队作战,从一部手机到完整产业链,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云岭大地上,用实践证明了数字经济为乡村振兴注入的蓬勃活力。

备案号:沪ICP备202404419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91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沪零字第P11747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24)2439-1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24070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061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191-838 举报邮箱:dai@yidongjuece.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010-57279123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莲宝路9号
Copyright 2018-2024 www.yidongjuec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