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政易动决策网报道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云南边境各州市迎来旅游热潮。从中缅交界的德宏到连接中老缅的西双版纳,独具特色的“国门游”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成为假日旅游市场的一大亮点。
据旅游平台数据显示,包含“国门游”在内的小众旅游方式正成为年轻人出行新选择。云南财经大学旅游专家指出,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边境游就已初现端倪,但受限于交通条件难以形成规模。如今,随着航空、水运、公路及铁路网络的完善,特别是中老铁路通车后,昆明至万象的单程时间缩短至10小时,边境地区变得触手可及。
“国门游”的最大特色在于不出国门即可体验异域风情与中国文化的交融。在德宏州瑞丽市的“一寨两国”景区,国界线从村寨中央穿过,中方银井村与缅方芒秀村隔界相望,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一井两国”的独特景象。据统计,双节期间德宏州共接待游客近169万人次,同比增长约14%。
西双版纳凭借其丰富的热带雨林资源和多样的民族文化,推出了雨林徒步、生物多样性研学等特色项目。同时,德宏将红色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畹町桥、南侨机工纪念馆等景点成为自驾游客的必到之地。
节日期间,各边境州市还推出了一系列文化活动。西双版纳举办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文化艺术节,德宏重启中缅胞波狂欢节,普洱则围绕茶咖产业推出体验项目,这些活动都为“国门游”增添了更多魅力。
旅游专家表示,“国门游”的兴起不仅缓解了传统景区的接待压力,促进了地方文化保护与传承,还带动了当地特色产业发展,为云南旅游业突破传统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