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政易动决策网报道 暑期档动画电影持续升温,《罗小黑战记2》《浪浪山小妖怪》等影片的热映,带火了线下沉浸式互动与“谷子经济”,为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
动画电影的火爆催生多样线下体验。浙江博物馆“浪浪山小妖怪”主题展同步影片开展,还原“小猪妖”住所、“双狗洞”等场景,结合VR技术设置“打怪升级”互动游戏,每日吸引近千组家庭参观。上海全国首家动漫主题影院暑期变身“浪浪山”乐园,观众可与角色合影、参与分享会及集章打卡,影院方着力打造“观影-消费-互动”闭环。《罗小黑战记2》也联合多城推出露天放映、集市等“逛买拍玩”快闪活动,丰富线下消费场景。
“谷子”(动画IP衍生品,源自英文“Goods”音译)成为消费新宠。《浪浪山小妖怪》衍生品销量亮眼:杭州玩具店相关玩偶3天售罄1万多件,上海影院周边店上映首日销售额达周末同期4倍。据平台数据,2025年暑期档电影衍生品收入同比增长120%。
“谷子经济”的爆发得益于IP全产业链开发。《浪浪山小妖怪》在创作阶段便启动衍生品研发,影片上映前已落地全产业链开发,推出207款自研文创、超400个授权单品,覆盖毛绒潮玩、文具等品类。其玩偶注重角色神态还原与传统文化元素融入,预售3天销量破万,工厂正赶制第三批。这种“内容+衍生”模式让衍生品从“附加品”升级为“抢手货”。
这一趋势推动动画产业结构性变革。中国电影产业正从依赖单一票房产出转向多元营收,如《喜羊羊与灰太狼》衍生品收入占比达70%,远超播出版权收益。《浪浪山小妖怪》非票房收入贡献显著,形成“内容创作-衍生开发-反哺内容”的良性循环,缓解制作风险,为动画产业持续发展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