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融通 艺文融合:石大文法学院探索跨媒介人才培养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09-02 09:10:49 浏览量:1187

中政易动决策网报道  在数字技术与媒介形态革新背景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法学院以“智能融通、艺文融合”为核心,深耕跨媒介人才培养改革,破解传统专业困境,构建兼具人文温度与技术活力的育人体系。

锚定核心思路,筑牢育人根基。学院以立德树人、服务时代、能力培养为纲,贯穿实践全程:以“批判性用技术、创造性表人文”为目标,坚守人文初心;夯实中文专业根基,顺应数智时代跨媒介场景需求,实现守正创新;通过“智能融通”“艺文融合”耦合技术与思维、跨界文学与艺术,培养契合新质生产力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同时构建“目标-建构-实践-评估-改进”闭环机制,锚定“跨媒介中文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智能艺文双融,破解学科壁垒。智能技术赋能实践革新:将自然语言处理、AIGC等融入教学,指导学生用智能文本分析工具辅助文学研究,借AI生成内容探索创作新形式;课程引入语言大模型、文本分析软件等,提升技术应用能力。艺文跨界拓展实践载体:融合艺术、影视等学科,培养跨媒介叙事能力——如结合智能视频剪辑工具与文学叙事创作短视频,通过《形态构成》《媒体综合实践》等课程,塑造视觉表达逻辑与跨媒介转化能力。

技术深耕项目驱动,强化实践应用。针对“技术工具性缺失”,学院递进式培育数据思维与技术能力:融入统计学、数据挖掘教学,指导学生用数据可视化工具呈现文学传播路径与读者反馈,建立数据思维;推行项目制学习,搭建新媒体实践平台,组建多学科导师团队,设计媒体综合实践项目——如参与跨媒介文案智能生成等真实行业项目,推动技术与需求结合;普及双创训练项目,引导团队整合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价值反思守正创新,锚定人文根本。为避免“技术依赖”与“人文虚无”,学院强化伦理与批判教育:通过“AI诗歌版权”研讨、算法推荐对文化多样性影响分析等,明晰技术伦理边界;引导学生理性认知短视频平台算法对审美的塑造、AIGC对传统创作的冲击,培育人文批判精神,确保技术应用不偏离人文内核。

实践成效显著:自2020年新版培养方案实施以来,学生创新能力与综合素养提升,获评高校影响力可视化创作者、校媒(山东)主席团成员等;毕业生在文化传媒、数字内容创作领域竞争力凸显,更有参与传统文化跨媒介传播项目,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备案号:沪ICP备202404419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91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沪零字第P11747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24)2439-1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24070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061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191-838 举报邮箱:dai@yidongjuece.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010-57279123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莲宝路9号
Copyright 2018-2024 www.yidongjuec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