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政易动决策网报道 暑假期间,孩子们脱离学校作息约束,电子设备使用时间大幅增加。刷视频、打游戏、上网课……长时间紧盯屏幕易引发视疲劳,不仅影响眼部发育,更推高近视风险。数据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已达52.7%,其中高中生、初中生、小学生近视率分别为80.5%、71.1%、35.6%,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更需警惕的是高度近视隐患。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办公室主任杨晓慧指出,高中生中约10%-15%为600度以上高度近视,而高度近视已成为我国第二大致盲原因。按世卫标准,600度近视者眼轴长度会从正常的22-24毫米增至超26毫米,眼球壁变薄易引发视网膜变性、裂孔,还可能导致青光眼(风险高50%)、白内障(手术概率高17%)、视网膜脱离(风险高5-6倍)等并发症。
不少家长认为“近视可通过手术解决”,实则误区重重。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办公室主任杨晓慧解释,高度近视导致的眼球壁薄变等结构改变无法逆转,若度数持续进展(如每年涨100-200度),手术无法阻止;部分角膜病变更是手术禁忌。
防控近视需“抓早抓小”。近视年龄越小,度数进展越快,发展为高度近视的概率越高。目前尚无治愈近视的医疗技术,关键在于保护儿童“远视储备”——0-6岁是视力发育关键期,应减少电子设备接触,3岁后每日使用不超1小时。此外,每天2-3小时户外活动可促进多巴胺分泌,抑制眼轴增长,是防控近视的有效手段。别让孩子视力在暑期提早“透支”,科学守护才能留住清晰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