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政易动决策网报道 2004年出生的姜延琛,因先天性肌肉病自幼上半身呈“Z”形反向折叠,头与脊柱间隙仅一手宽,站立时需蜷曲如“折叠人形”。自小学三四年级起,他便跪着上课、趴着看书,却以惊人毅力坚持求学,最终考入大学。
2024年8月,不堪身形压力的姜延琛慕名找到成都京东方医院脊柱外科主任梁益建。彼时他因极重度脊柱折叠,胸腔腹腔极度狭窄,脏器挤作一团,二型呼吸衰竭致血氧远低于正常值,二氧化碳严重潴留,随时面临脑水肿风险。“稍有不慎就是瘫痪或生命危险。”梁益建团队为其制定分阶段手术方案:2024年12月至2025年6月间,通过反向截骨矫形、颈椎翻修、髋关节松解及胸椎矫形四次手术,逐步将其身体矫正170度,终助其直立。
“像在深井中操作,四周全是关键结构。”梁益建回忆,手术环境堪称“高危”:脏器挤在狭长体腔,腹腔高压迫使静脉血经椎管静脉丛回流,出血量大且视野模糊;脊髓被拉细长,周围缠绕密集静脉丛,损伤即瘫痪;既往手术破坏颈椎解剖结构,截断操作需精准避开椎动脉,毫米偏差便致命。
重生之路更离不开极致康复。术前为耐受麻醉,姜延琛每天训练6小时,十余个动作各重复上百次,总时长超两千小时;术后他从轮椅代步、走几步心率飙至150,到今年8月在助行器辅助下独立行走,呼吸与心率渐趋平稳。康复师杨潇说,这类患者需通过心肺训练达标才能手术,术后还需防并发症、强心肺、练平衡。
8月25日,即将出院的姜延琛望着不断提升的负重与肺活量,坚定道:“要用新身体写人生新篇章。”曾跪着考大学的他,如今计划报考成都高校,“想好好逛逛这个给我新生的地方”。梁益建表示,该病例打破反向折叠矫正禁区,将为全球同类患者提供可复制的诊疗路径。26日,挺直脊梁的姜延琛,将带着考研梦重返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