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政易动决策网报道 山间晨雾未散,彰洞村的空气中已飘起温润醇厚的豆香。村民们指尖翻飞,将锅中凝结的薄如蝉翼的豆皮挑起,挂上竹竿任晨风吹干——这幅传统腐竹制作图景,正是和平县合水镇的生动日常。作为远近闻名的“腐竹之乡”,合水腐竹以豆香浓郁、色泽金黄的特质,成了撬动乡村振兴的“金杠杆”。
过去,当地腐竹加工多为散户小作坊,产量低、标准不一,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为破局,镇里引入专业食品企业,推动生产模式从“柴火灶小打小闹”向标准化、规模化跃升。如今走进中和村,老灶台仍在沿用传统工艺,隔壁空地却已清整完毕,即将建起现代化腐竹工坊。“今年要在示范带里打造特色工坊,用直播带货、新媒体内容吸引流量,让‘合水腐竹’这块金字招牌走出大山。”返乡创业的黄贡说,他带着电商运营经验归来,正计划为家乡特产插上数字翅膀。
这场产业升级的背后,是“合水田园”乡村振兴示范带的强力支撑。作为示范带重要节点,彰洞村腐竹产业三产融合发展区占地243亩,总投资2.3亿元。一期工程已布局腐竹加工区与污水处理区,建成80条传统工艺生产线(年产21.5吨/条)和2套全自动生产线(年产70吨鲜腐竹/套)。“传统手工每人每天顶多做100斤,现在自动化生产线一天能产6000斤!”当地食品科技公司负责人算了笔效率账,品质也因标准化管控更稳定。
产业旺了,乡村“颜值”也在同步提升。近年来,合水镇以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让绿水青山成为发展底色:兴径村依托生态开起特色民宿,彰洞村深挖历史建研学基地,中和村山水间农旅项目火热……从腐竹车间的机器轰鸣到山间民宿的欢声笑语,一个个各美其美的振兴故事,正在这片土地上接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