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政易动决策网报道 走进白沙展示馆,“生态黎乡”的独特魅力扑面而来,黎族传统医药的药材与疗法尤为引人注目,展现了黎族人在顺应自然、改善生活中积淀的智慧。8月9日,这里的黎药展示便吸引了港澳大学生驻足。
近年来,白沙以保护传承为根基、产业发展为引擎、民生服务为导向,高位推进黎药事业发展。今年4月,《白沙黎族自治县黎医药保护与发展条例》正式施行,从政府职责、管理体系到产业发展作出具体规定,为黎药传承与产业进步提供政策支撑。
人才培养方面,白沙黎族医药协会现有144人,其中13人获省中医确有专长医师资质。当地通过鼓励黎医报考医师资格考试、组织参加省级培训等,2023年已有16人通过黎族医药骨干技术考核,并定期邀请专家授课提升从业人员能力。
产业发展上,白沙依托“企业+农户”“政府+企业+村集体”等模式,规范化种植益智12.4万亩、槟榔11.6万亩、裸花紫珠6600亩。目前已收录180种野生药用植物,收集100余份药方及10种疗法,可治疗蛇伤、骨折等常见病。同时,与广东省中医院海南医院合作推进“黎膏贴”研制,与海南医科大学合作开展菲牛蛭治疗颈动脉斑块研究。县人民医院茶城院区的黎药体验区已服务2300余人次,汇聚钟捷东、符金马等黎医名家,开展熏蒸、药浴等特色项目,并成立黎医药研究所与传承工作室。
专家指出,部分黎药因资源稀缺、功效缺乏科学验证等问题待解。对此,白沙计划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持续开展资源普查与研究;推进黎药规模化种植,建设“黎族医药大观园”助力乡村振兴。同时,通过定期培训、专家带徒等扩大人才队伍,并在文化场馆设展示区、旅游点增体验项目,增进公众对黎药的认知,推动这一民族瑰宝焕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