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政易动决策网报道 马来西亚游客林雪萍原是为大熊猫而来,却被成都锦江的夜色牵住了目光。9月1日晚,她与家人泛舟江上,一时恍惚:“分不清是在船上,还是走进了画里。”这条蜿蜒河道,正以古今交融的魅力,成为成都夜经济的亮眼名片。
夜游锦江以核心河段为载体,巧妙融合历史、科技与消费场景,让杜甫笔下“门泊东吴万里船”的意境重现。乌篷船划过粼粼波光,沿岸投影幻化出成都十二月市古景,游客可与杜甫对诗、观侠女剑舞、听悠扬笛声;行船将尽时,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水上船舶甚众”的记述从背景音中传来,为旅程添上一抹跨越时空的韵味。
“每艘船都有不同古人角色,就算锦江岁岁相似,每次夜游也独一无二。”登岸后,“00后”工作人员李超化身“锦江百事通”,向游客介绍特色。这里不仅有水上火锅船、MR数字游船、锦江茶舫等主题船只,下船还能逛码头集市、打卡文创空间、品尝地道美食,水岸联动的消费模式让夜间体验更丰富。川剧变脸表演者唐永明在此接待过美、法、泰等多国游客,他感慨:“本土人文的沉浸式融入,让旅游不止于拍照打卡。”
项目每月还推特色主题活动,今年8月结合成都世运会开设古今运动互动区,投壶、捶丸等体验备受青睐。数据显示,2025年1月至8月,夜游锦江接待游客约290万人次,营收约2488万元;同期中国“夜游”相关搜索量环比增长100%左右,折射出夜经济的蓬勃活力。
这股热潮亦是中国夜经济发展的缩影。2025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文件,提出“延长热门景区开放时间”,多地通过生态治理、科技赋能让夜间文旅“越夜越精彩”。“小时候这里水浊岸荒,如今锦江成了文旅名片,更带来绿水青山。”年过五旬的成都市民黄飞举着自拍杆直播月色,话语间满是欣喜。夜游锦江,正以古今交织的笔墨,绘就着城市夜经济的鲜活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