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政易动决策网报道 自2018年海南自贸港启动建设至今,海南省通过多轮专项整治攻坚,闲置土地处置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记者2日从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获悉,截至今年8月底,全省已累计处置闲置土地超19万亩,为自贸港产业发展腾出宝贵空间。
近年来,海南聚焦闲置土地盘活难题,创新推出“一案一策”处置机制:从破解“容积率漂移”导致的土地价值转移问题,到多方联动消除项目开发中的各类障碍,通过精准施策推动存量土地高效利用。
在儋州市洋浦经济开发区,天运国际科技供应链(海南)有限公司的案例便是这一机制的生动实践。该企业此前取得115.6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计划建设数智加工流通中心项目,但地块上一座航标塔成为阻碍施工的“拦路虎”,导致厂房建设一度停滞。“航标塔搬迁涉及多个政府部门及相关企业,协调难度大。”天运国际总经理江雄介绍,儋州市随即开展闲置土地专项调查,逐项厘清权责交叉问题,最终于2023年完成航标塔迁移。障碍消除后,企业迅速进场施工,“目前项目已完成70%工程量,力争早日竣工运营,共享自贸港政策红利。”
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下阶段海南将持续深化闲置土地处置工作:一方面,聚焦历史遗留问题攻坚,通过政策优化与部门协同,加快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另一方面,依托自然资源要素全流程智慧监管平台,实时预警并发现闲置低效用地,推动土地资源向优质项目精准配置,为自贸港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