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政易动决策网报道 从“二元分割”到“共生共荣”,山西晋城高平市南城街街道正以实干笔触,铺展城乡融合发展新图景。
城乡资源一体共享,村民过上“城”里生活。近年来,街道以“千万工程”经验为指引,统筹城乡建设缩小硬件差距。城市端完成7个老旧小区、6条背街小巷改造,建成3处阅读空间;乡村端新建11公里“四好农村路”,实现水、暖、气全域覆盖,17个行政村快递网点全覆盖。4个养老服务中心、12个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投入使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常态化村级免费体检,“一老一小”服务网络持续织密。梨园村作为精品示范村,新村建设后启动旧村改造,村民刘红梅笑着说:“住着楼房,水电暖气齐全,和城里生活一样方便。”
产业协同双向奔富,“梨经济”带火好日子。瓦窑头村1000余亩梨园迎来丰收季,金灿灿的果实压弯枝头。当地创新玉露香梨与皇冠梨3:1套种模式,优化生态又错峰上市,“梨经济”持续升温。村民袁成只靠土地入股分红加务工,年均增收3万元,3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街道还以梨产业为核,探索“农业+文旅+党建”模式,推进北陈村红色美丽村庄建设,打造“红色主题+长平之战文化+古建筑+休闲农业"城郊游,联动开发“梨园采摘+红色研学+古建打卡”项目,市民李先生点赞:“梨果脆甜,离市区近,专程开车来买。”
治理文明同频共振,乡风民心双提升街道高标准建成综治中心,推行“接诉即办+警网融合+致和调解”模式,整合派出所、司法所等常驻单位及妇联、城建等轮驻部门,实现“群众只进一扇门诉求全解决”,村民徐慧廷感慨:“以前跑多个部门,现在当场调解,真方便乡风文明建设同步深化:梨园村党群服务中心设村史馆,老物件、老照片讲述村庄变迁;朴村村建新风尚宴会厅,倡导婚丧简办破陋习;新荣社区定期评选文明家庭,以榜样引领崇德向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