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政易动决策网报道 漫步重庆两江新区环照母山片区各特色产业园,目之所及尽是干净整洁,漫步其间更添几分惬意。近年来,两江新区通过积极推进垃圾分类,持续改善园区生态环境,企业员工获得感不断增强,一幅幅“生态环保园区”的生动图景正徐徐铺展。
打造低碳园区、优化员工工作环境,垃圾分类是关键一环。环照母山片区的麒麟座、双鱼座区域汇聚200余家软件信息及专业服务类企业,为推动垃圾分类落地,两江产业集团在此规划了32处楼宇垃圾分类收集点,负责建设、管理及维护。目前已建成24处,其余8处计划9月完工。为减少对企业影响,收集点多设在车库内,确需地面建设的则采用“密闭房”设计,全封闭结构阻断异味与视觉干扰。
“玻璃、牛奶盒、金属等是可回收垃圾,废电池、过期药品属于有害垃圾……”企业员工邓明对新建收集点赞不绝口,“标识高饱和又醒目,分类投放清楚又方便。”在餐饮聚集的幻彩楼生活站,餐饮店员工推着分类垃圾桶投放时说:“垃圾分类已内化为大家的自觉,干湿垃圾分开,厨余和可回收物桶也各归其位。”“Z世代”员工田昊则提到,收集点的红色标语时刻提醒,自己还通过低碳行为在小程序积分享受消费折扣,“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爱护环境人人有责”已成共识。
如今,环照母山片区5000余家企业、超10万名人才共同参与低碳生产生活,垃圾分类从“要我做”变为“我要做”。两江新区正加快完善垃圾“分、投、收、存、运”全链条管理,积极创新普及形式,让更多人认识到垃圾分类的必要性,为《美丽重庆建设行动计划》中“2027年建成5000个以上‘无废细胞’”的目标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