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政易动决策网报道 绿色低碳”“新材料”“特种水泥”已成为驱动行业变革的核心关键词,昔日“灰头土脸”的水泥厂正焕发新生。
“老一辈对水泥厂的印象还停留在过去,如今家属走进花园般的厂区,看到子女在此工作,不少老人感动落泪。”承德金隅水泥党委书记、董事长马树立的话道出变化。调研发现,多家工厂实现矿石运输与熟料储存全封闭,厂区道路洁净、绿树成荫。数字化矿山、无人化验室、自动装车等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环境质量,还降低安全风险与劳动强度,推动运营向高效、绿色化转型。
水泥企业更主动化身城市“清道夫”。内蒙古作为资源型地区,要求矿产开发实现矿坑回填、尾矿零新增。冀东水泥将高炉矿渣、钢渣等工业固废转化为胶凝材料,用于矿坑回填、道路养护等领域,成本低于传统水泥,年消纳百万吨固废。当地政府给予政策支持,补贴设备更新并按每吨10-20元补助固废处理。目前,相关胶凝材料已应用于大连獐子岛等重点工程。
特种水泥是转型另一重要方向。承德冀东水泥经理时耀辉介绍,特种水泥正从核工业、军工等领域向民用定制化延伸,如解决房屋渗漏、防蚊除醛。以高贝利特水泥为例,其强度高、渗水率低,可提升住宅性能,但因施工周期长、成本较高,高层建筑普及需政策支持。
传统水泥地位仍不可替代。冀东水泥唐山分公司依托港口优势,将传统水泥远销“一带一路”共建国家,2.5万吨水泥已发往非洲加蓬,未来计划拓展欧盟及俄罗斯市场。从绿色智造到多元材料,水泥行业正以创新书写转型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