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北京讯(执行主编 作者 田立会)2025 年,一个意义非凡的年份,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80 周年。八十年前,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胜利,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这特殊的历史节点,我们缅怀先烈,铭记历史,从中汲取力量,展望未来。
当历史的硝烟渐渐散去,那些英勇无畏的身影、坚如磐石的信念,依然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在当代,有一种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魅力,传承着民族精神,书写着时代篇章,那就是书法。而在当代书坛,马安庆以其独特风格与深厚底蕴,成为一位备受瞩目的书法家。
马安庆生于山东泰安,在这片齐鲁大地上,自古以来便是文化昌盛之地,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孕育了无数的文人墨客。泰山的雄伟磅礴,黄河的奔腾不息,赋予了这片土地灵秀之气与雄浑之力,也滋养了马安庆对书法的挚爱。从小,他便沉浸在书法的世界里,与笔墨纸砚为伴,从颜真卿的端庄雄伟、柳公权的骨力劲健,到欧阳询的险峻严谨、王羲之的飘逸洒脱,他在古代书法名家的经典作品中探寻着书法的真谛。
“墨韵之中显峰谷,笔锋之下见精神”,马安庆的书法,不仅仅是笔墨的挥洒,更是情感的抒发,精神的寄托。他的作品,有的气势磅礴,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展现出一种雄浑壮阔的力量,仿佛让人看到了抗战时期,中华儿女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英勇场景;有的细腻婉约,如潺潺溪流,在笔画的细微之处,蕴含着无尽的柔情与坚韧,恰似那些在战火中坚守的人们,内心深处对和平的渴望与向往。
在抗日战争胜利 80 周年之际,马安庆的书法作品更具特殊的意义。他用手中的笔,书写着抗战的历史,缅怀先烈的功绩,传递着和平的信念。他的作品,或书写抗战诗词,或记录英雄事迹,每一个字,每一笔画,都饱含着对那段历史的敬畏,对先烈的敬仰,对和平的珍视。
例如,他书写的岳飞《满江红》,笔力苍劲有力,字里行间透露出一股豪迈之气。“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那一个个充满力量感的字体,仿佛让我们看到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赤子之心,也让我们想起了无数在抗战中为了民族独立和尊严而奋勇抗争的英雄们。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赞歌。
马安庆的书法,不仅在国内受到广泛关注和赞誉,也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曾多次参加国际书法展览,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书法家交流切磋。他的作品,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书法的独特魅力,也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中国的抗战历史和民族精神。在他的笔下,书法成为了一种跨越国界的语言,传递着中国人民对和平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历史的尊重和铭记。
在当今时代,弘扬抗战精神,传承民族文化,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和使命。马安庆以书法为载体,将抗战历史与民族精神融入到每一幅作品中,让人们在欣赏书法之美的同时,也能受到精神的洗礼和鼓舞。他就像一位民族精神传承的使者,用墨韵书史,用和平颂歌,唤起人们对历史的记忆,对和平的向往,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展望未来,相信马安庆将继续在书法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而他的书法艺术,也将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责任编辑 佟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