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政易动决策网报道 “十四五”期间,吉林与黑龙江两省积极依托本地资源条件,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吉林省近年来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步伐加快,西部地区的丰富风光资源正迅速转化为产业优势。在洮南,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项目已实现投产,首期工程年产绿色甲醇5万吨,该产品可作为清洁燃料应用于国际航运领域。同时,大安市的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也已运行,在有效消纳绿电的基础上,生产出的绿色合成氨可广泛用于化工、交通及电力等行业。
目前,吉林已初步建成新能源“发—储—用”协同网络,并布局十个绿能产业园,积极引入绿氢、绿氨、绿色甲醇等产业集群。截至“十四五”末,该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接近3000万千瓦,较“十三五”末期实现翻番,二氧化碳减排量累计超过1900万吨,并形成了从风电装备制造到氢能全链的千亿规模产业集群。面向“十五五”,吉林计划再建3000万千瓦风光发电基地,力争氢能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黑龙江同样积极推进能源结构与产业转型,依托原有工业基础及生态资源,布局生物经济、冰雪经济、数字经济等新兴业态,加快传统产业绿色化、智能化升级。借助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制造底蕴和科技人才储备,黑龙江正在打造一批区域性创新平台和产业化示范项目,进一步推动新质生产力成为振兴发展的核心引擎。
两省通过能源转型与产业升级协同并进,不仅优化了区域经济结构,也为东北全面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绿色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