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产业迎“超级大年” 果业练内功应对市场变局

发布时间:2025-07-14 09:47:39 浏览量:122

桂味荔枝接棒糖罂上市,茂名产业园里一片繁忙。高峰时日发货量达4000斤,负责人钟伟略深有体会:“成花率太高了,所有树几乎都开花结果,这种景象在大年里也属罕见。”得益于上个冬季有利的低温少雨气候,主产区迎来十年不遇的荔枝丰产年。作为全球最大的连片荔枝生产基地,茂名今年预计产量约63万吨。

荔枝等多年生果树,特别是桂味、糯米糍、仙进奉等优质中晚熟品种,常因气象、管理等因素导致产量呈现“大小年”波动。初步统计显示,今年全国荔枝总产量预计达345万吨,同比翻倍。

“超级大年”下,果农收益如何?钟伟略显得比较乐观:“大家采摘热情高涨,收购商出货不断,说明行情有支撑。去年价格虽高,但桂味成花率不足5%,几百亩地也摘不了几百斤,单价百元也难赚钱。”目前当地桂味统果收购价在3至8元/斤,糯米糍在8至9元/斤,电商渠道价格更高,多数果农能实现薄利多销。

对有经验的果农而言,价格波动更多关乎“挣多挣少”。辽宁大连露地大樱桃受3月“倒春寒”及4月低温寡照影响,成熟期比去年延迟约一周,上市期与山东、陕西产区重叠,导致价格下行。在金普新区七顶山街道批发市场,“萨米托”品种价格在10至35元/斤,同比降幅约15%。不过,瓦房店市得利寺镇种植户梁伟依靠设施栽培的早熟品种,通过电商错季销售,3、4月份曾卖到70至120元/斤的高价。

金普新区大樱桃协会秘书长衣明阳介绍,当地大樱桃产业规模化、设施化程度高,产量连续三年稳定在14万吨以上。在政府引导下,形成了合理的早中晚熟结构,并推广俄八、宾库等商品化率高、市场反响好的品种,有效降低了经营风险。

专家分析认为,当前优质水果批发价环比、同比下跌,主要受季节性供应集中及品种自身供求变化影响。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市场分析专家赵俊晔指出,6月时令水果大量上市,消费者选择增多,价格整体承压。她同时提醒,水果经营利润空间收窄,若生产者盲目追求产量且未提前锁定销路,易出现“丰产不丰收”。

产能扩张:稀缺性减弱,竞争加剧

部分过去价格较高的水果大幅降价,除周期性因素外,整体产能扩张是重要原因。蓝莓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几年前还属于特定时节的高价水果,如今已变得质优价廉、随处可见。

数据印证了产业的飞速发展:2024年全国蓝莓栽培面积达144万亩,较2020年增长44万亩,较2016年更是增加了111万亩;总产量78万吨,较2020年和2016年分别增加43万吨和63万吨。浙江新农人董剑峰见证了云南蓝莓产业的崛起:从六年前的零星种植几万亩,发展到如今20多万亩的主产区规模。

“5到7月是国产蓝莓传统上市高峰,也是价格低谷。从业者都在拼错季销售,市场空档逐渐被填补。”董剑峰所在公司在云南拥有4000亩基地,他坦言当初预计17个月回本的财务模型,现在看需要3至5年。云南红河州某蓝莓基地负责人马小龙也表示,今年货量更大、铺货面更广,但单价同比下降约两成。市场信号正在变化,董剑峰观察到:“前些年一直是销售方找基地,今年市场开始趋向供需平衡。”

在山东济南堤口果品批发市场,蓝莓价格从3月云南棚种上市时的80-120元/公斤,降至6月本地露天蓝莓批量上市时的16-50元/公斤,而去年6月价格还在24-60元/公斤。市场经理王珍认为,蓝莓供应期延长,消费者选择增多,降价符合市场规律。

国内优品水果产能扩大,也反映了品种和种植技术的进步。甜樱桃(大樱桃)产业经过40年发展,已形成环渤海湾和陇海铁路沿线两大优势区。2020年后,西南高海拔和西北产区快速扩张,南方产区面积也有望增加。赵俊晔总结道:“蓝莓、阳光玫瑰葡萄、大樱桃等水果,在效益驱动下种植规模扩大、产能提升,稀缺性显著削弱,市场竞争加剧。主产区需做好产业规划,推动优质化、差异化发展,避免盲目扩产。”

应对之道:产销对接与品质提升

面对市场变化,各地积极采取短期对策加强产销对接。6月下旬,上海闵行区颛桥万达广场,一场大连大樱桃推介活动吸引众多市民和渠道商。“北纬39度的‘红宝石’”通过省外推介活动,有效提升品牌知名度,带动订单销售数十万斤。今年,大连与山东烟台两地还围绕樱桃产业开展联合攻关,在技术协同(设施温控、基质栽培)和市场协同(建立产销信息平台)上发力,避免集中上市引发价格踩踏。

茂名则在品牌建设和电商销售上频出新招。连年举办产业大会、荔枝嘉年华、主销区推介会,联合短视频平台邀请网红达人推广。今年还创新推出荔枝盲盒定制、节日场景定制,与银行合作上线购买链接并发放超300万元消费券。高州某农业科技公司总经理吴玉婷表示,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让果农更专注品质提升。公司引入智能分选设备和低温锁鲜技术,对荔枝进行精准分级。茂名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钟秀威介绍,当地荔枝均价较往年大年稳中有升。抖音平台订单量同比激增21.7倍。此外,依托全国首个特色水果技贸评议基地优势,茂名荔枝新增6个出口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同比增长96.8%,销售半径持续拓宽。

长远之计:深化内功与延伸链条

着眼长远,提升品质和延伸产业链是根本出路。浙江浦江县举办了一场特殊的“田间考核”——葡萄树修剪专项职业能力鉴定,155名经验丰富的种植户获认证成为“葡萄工匠”。县果业协会会长陈青松强调,针对巨峰、阳光玫瑰等不同品种,掌握科学的修剪技巧对疏果控产、提升品质至关重要。浦江县在稳定巨峰葡萄这一地理标志产品的同时,也引进早、晚熟品种优化种植结构。

赵俊晔指出,部分高价水果品种也存在果品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受品种退化、不利天气、管理粗放、采后处理不当等因素影响,低品质果品拉低了整体价格。她强调,行业持续健康发展需引导果农由单纯追求产量转向量质并重,加强产中管理和采后处理,优化供给质量。

“长远看,从业者不能靠盲目扩张挣钱,要靠科技节本增效。”董剑峰成立农业科技公司,开发农业生产管理决策平台,对蓝莓生长进行全流程数据化监测管理,推动标准化种植和溯源管理。

备案号:沪ICP备202404419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919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24)2439-1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24070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061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191-838 举报邮箱:dai@yidongjuece.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010-57279123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莲宝路9号
Copyright 2018-2024 www.yidongjuec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