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揭示诈骗分子如何利用青少年作案

发布时间:2025-08-23 09:38:34 浏览量:2899

中政易动决策网报道  暑期不少学生想通过兼职赚零花钱,却成了诈骗分子的“工具人”。近日德阳警方通报两起案例,警示青少年警惕此类陷阱。

初中生小张就曾被“轻松高薪”吸引。有陌生网友通过QQ添加他为好友,称有“时薪200元、操作简单、日结工资”的兼职,仅需“一条数据线+两部手机”即可。小张心动后,收到对方邮寄的音频数据线,按指引下载APP,将两部手机连接并登录指定“房间”。看似简单的“电话转接”,实则是帮境外诈骗分子搭建简易“GOIP”设备——安装的APP实为远程操控软件,境外人员借此操控他的手机拨打诈骗电话。几次操作后,小张的电话卡因涉诈被封停,承诺的报酬分文未得。

无独有偶,初中生小李在微信服务号看到“日薪300元”的兼职,联系后得知是“群发快递短信”。他扫描二维码添加“客服小助理”QQ,按教程用自己手机号群发“商品已达未打通,联系顺丰李师傅配送”的短信。几十条短信发出后,电话卡因涉诈被运营商封停,小李这才察觉被骗,在父母陪同下报警。

民警介绍,诈骗分子精准抓住学生“想赚钱、缺经验”的特点,在社交平台以“日结200-500元”“无需经验”为诱饵,引诱学生参与两类“兼职”:一是用“快递到了”“订单异常”等话术群发诈骗短信;二是用手机和音频线组建简易“GOIP”设备,帮境外人员远程拨打诈骗电话。

警方强调,学生参与此类活动,轻则电话卡被冻结、限制新开卡,重则涉嫌违法犯罪。凡是要求发送不明短信、拨打不明电话或提供个人信息、银行卡的“兼职”,都是诈骗,务必提高警惕。

备案号:沪ICP备202404419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91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沪零字第P11747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24)2439-1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24070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061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191-838 举报邮箱:dai@yidongjuece.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010-57279123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莲宝路9号
Copyright 2018-2024 www.yidongjuec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