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学生安全警示:警惕电信诈骗黑手伸向未成年人

发布时间:2025-08-06 08:50:45 浏览量:878

问题背景

暑期来临,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电话手表的频率显著增加。不法分子盯上涉世未深的孩子,通过租借账号、盗取电话卡、虚假兼职等手段,诱骗其参与电信诈骗活动。如何识别和防范这些陷阱?记者展开调查。

微信账号租借陷阱

不法分子以"高价租号"为饵,声称"日结百元、不耽误使用",吸引学生出租个人社交账号。

案例警示:

北京中学生王某出租微信号后,账号被用于冒充熟人实施诈骗,涉案金额数万元,其账号遭冻结并需配合警方调查。

法律风险:

律师指出,社交账号实行实名制,出借者即便不知情,若未核实租用用途或收取高额回报,仍需承担法律责任。

防范建议:

拒绝"租号"广告,不提供账号密码;

勿帮陌生人解封账号;

定期修改密码加强防护。

儿童电话卡盗用套路

近期多地出现电话手表附属卡被用于诈骗的情况。犯罪团伙以"借电话求助"为由接近儿童,趁机偷换或窃取SIM卡,转售至境外诈骗集团。

作案手法:

骗子谎称手机没电,借用手表拨号时盗卡,或以"扫码领奖""游戏解防沉迷"诱导孩子参与刷单。

安全贴士:

教导孩子:成年人求助通常不会找未成年人;

为电话手表设密码、限功能权限;

设置"白名单"通话权限;

及时挂失被盗电话卡并报警。

虚假兼职诱骗未成年"助诈"

诈骗分子以"电竞代打时薪120""简单兼职"为名,诱骗未成年人充当"传声筒"

典型案例:

杭州初中生小张被要求用两部手机操作:一部视频通话对准另一部拨号的手机,由骗子远程实施诈骗话术。完成"任务"后酬劳未兑现,其电话卡反遭冻结。

识别要点:

凡涉及"代打电话""租售电话卡""高薪兼职"均为骗局;

需下载小众APP、预交押金的岗位需警惕;

及时向家长、老师或拨打96110举报。

备案号:沪ICP备202404419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919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24)2439-1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24070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061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191-838 举报邮箱:dai@yidongjuece.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010-57279123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莲宝路9号
Copyright 2018-2024 www.yidongjuec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