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政易动决策网报道 世界文化遗产福建永定土楼群近日迎来独具特色的"晒秋"景观。当地村民利用晴好天气,在百年土楼的广场院落间晾晒丰收作物,绘就了一幅农耕文明与人文遗产相映成趣的生动画卷。
在永定洪坑土楼群,圆形、方形的土楼屋檐下挂满串串金黄的玉米火红的辣椒;晒匾里铺满了橙红的地瓜干、褐色的笋干各色农产品;屋顶上晾晒着的稻谷在阳光下泛起粼粼金光。这种源于农耕生活的"晒秋"习俗,如今已成为展现客家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
"每年秋收后晒秋是我们客家人世代相传的习俗。"居住在振成楼的林阿姨一边翻晒着地瓜干一边介绍,"现在很多游客专门这个时候来,就为看看这红火火的景象。"
当地文旅部门将传统习俗与旅游创新相结合,推出"土楼晒秋"体验项目。游客不仅可以观赏拍摄独具特色的晒秋景观,还能参与制作地瓜干、腌制菜干等农事活动,体验原汁原味的客家农耕文化。
据悉,永定区今年特别规划了多条晒秋观赏线路,涵盖承启楼、振成楼等著名土楼群。同时举办客家美食节、农耕文化展等配套活动,让游客在领略土楼建筑之美的同时,深度感受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
多位文化学者指出,土楼晒秋既是对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也为古村落保护提供了新思路。通过将农业生产、民俗展示与旅游体验有机融合,实现了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