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国产游戏“打怪升级”的步伐明显加快,出海成果丰硕。仅用4天时间,《三角洲行动》手游版在全球上线便收获超1000万注册用户;预下载阶段,《鸣潮》就登顶了107个国家和地区苹果应用商店免费榜……中国游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向世界舞台。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工委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游戏产业季度报告》印证了这一趋势:中国自研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48.05亿美元,同比增长17.92%。在国际游戏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中国游戏究竟靠什么“圈粉”海外玩家?
政策东风助力,扬帆出海正当时
中国游戏加速扬帆出海的背后,离不开相关部门精准有力的政策支持。
不久前,商务部发布《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发展游戏出海业务,布局从IP(知识产权)打造到游戏制作、发行、海外运营的整个产业链”。今年5月,商务部等4部门联合发布《2025—202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目录》和《2025—202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目录》。腾讯、网易、米哈游等98家游戏相关企业和《原神》《明日方舟》《永劫无间》等15款游戏产品成功入选。
与此同时,多地也因地制宜出台专项政策,为中国游戏“组团出海”按下“加速键”。北京近日就《关于支持北京未来数字空间创新试验区建设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公开征集意见,其中提出支持设立“出海服务专区”,建立出口游戏国内上线等审批便捷通道。广东推出游戏产业专项政策《关于推动网络游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出台13条举措覆盖全链条,并推动“游戏+文旅”跨界融合,成立游戏企业服务中心和游戏出海服务中心。浙江则由17部门联合推出支持游戏出海的20条举措,从审批提速到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出海生态服务。
“当前,在全球游戏市场回暖、政策环境优化等因素推动下,中国游戏出海正迎来黄金期。”米哈游相关负责人表示,各级政府还推出多层次的文化交流专项,通过专项资金支持等措施,为游戏企业出海保驾护航。
技术立身与深耕本地化,赢得玩家认可
2024年,《黑神话:悟空》风靡全球,向海外玩家展示了中国自主研发游戏的强大实力。如今,越来越多国产游戏受到国际关注。6月20日,网易全新动作冒险游戏《归唐》一经公布便引发全球热议。玩家将在游戏中扮演唐朝信使,肩负拯救河西走廊的使命。其首支预告片发布后,评论区充满了海外玩家的激动与期待:“中国有着悠久迷人的历史文化,我十分期待能玩到这款史诗级的游戏大作。”“画面太美了,这两年,中国游戏开发简直势不可挡!”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何威指出,中国游戏在海外已拥有数亿玩家,许多海外玩家热衷于扮演游戏角色、进行二次创作,甚至来中国游览游戏中“见过”的风景。国产游戏已成为海外年轻人喜爱的数字文化体验,是让世界认识当代中国的崭新“文化名片”。何威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分析:“我认为中国游戏之所以能打动海外玩家,首要原因是好玩,出色的玩法成为吸引海外玩家的关键。”无论是《黑神话:悟空》的硬核冷兵器格斗,还是《原神》的开放世界探索,均在同类游戏中达到顶尖水平。
高品质玩法的背后,是中国游戏厂商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今年4月,腾讯天美J3工作室研发的《三角洲行动》手游版在全球市场上线,随即登顶169个国家和地区苹果应用商店免费游戏榜。为了游戏中人物动作的真实流畅,《三角洲行动》大量采用了真人动作捕捉,在项目的动作捕捉基地,有65台4K以上的专业相机同时工作,能够在几秒内采集140张照片,并生成2000万面数的3D模型。因为射击游戏中基于声音的“信息博弈”非常重要,项目组在声音设计上采用了空间音频技术,采集了3万多个声音样本,目的是给玩家提供更准确的声音信息和更好的沉浸感。
值得一提的是,《三角洲行动》还是腾讯第一款实现“跨端”(同时兼顾PC端和移动端)的第一人称射击类游戏。“2023年之前,我们只想专心做一款高品质的射击手游,”《三角洲行动》制作人郭智坦言,“但在与海外开发者和玩家深入交流后,我们意识到光做手游还不够,必须把PC端也做到顶尖水平,这样才有机会获得全球性的成功。”团队决定将研发重心转移至PC端开发,再通过移植和适配,做一个数据互通、品质相近的手游版本。这显然不是容易的决定,双端开发意味着工作难度指数级上升。但从最终结果看,调转“船头”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双端数据的互通能更好兼顾玩家不同的游玩场景。“游戏在海外测试时,团队每天要处理200多个需求。哪怕是很小的问题,我们都会立即排查原因,反复调试。”郭智表示,正是凭借过硬的技术,这款游戏才拥有了竞逐全球射击游戏市场的资格。
在技术创新之外,深耕本地化是行业公认的另一关键抓手。“要让一款游戏获得全球玩家的认可,需要在研发阶段就拥有全球化视野,通过对内容设计、运营策略的打磨,使玩家在游戏过程中能够收获认同感和沉浸感。”米哈游相关负责人举例称,《原神》打造的“提瓦特大陆”设置了多个融入不同文化元素的区域,如取材自中世纪欧洲的“蒙德”、灵感来自古印度与古埃及的“须弥”、展现浓厚非洲风情的“纳塔”,让全球玩家都能找到共鸣。
沐瞳科技在《决胜巅峰》中让中国神话英雄与东南亚传说角色同台竞技,三七互娱则针对欧美玩家偏好,在《末日喧嚣》中融入圣诞活动……这种融合多元文化的创作方式,赢得了全球玩家的喜爱。业内人士指出,对区域差异性的关注渗透在游戏角色、画面、音效等各种细节中,海外用户的喜好和欣赏习惯一直在变化,尤其在一些新兴市场,想要及时跟进,国内游戏厂商需要不断加深了解。
以文化破壁,国潮魅力开拓新蓝海
出海路上,国产游戏有着自己的“独门秘籍”:中国传统文化。许多国产游戏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游戏设计巧妙结合,在游戏中融入音乐、诗词、武术等,让海外玩家在享受游戏乐趣的同时,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据统计,近5年来,含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游戏数量增长了近三倍。
例如,游戏《绝区零》不久前推出了国风新版本,角色“潘引壶”采用头顶斗笠的熊猫外形,动作设计则参考了中国传统武术八极拳,给人以“功夫熊猫”的趣味印象,满满的国风元素让海外玩家倍感亲切。米哈游相关负责人介绍,《原神》于2021年在游戏中推出了以春节、元宵节为灵感设计的“海灯节”,每年春节期间都会更新融合中国传统民俗的剧情或玩法。放烟花、赏花灯、猜灯谜等活动均已在“海灯节”中亮相,该节日已成为全球玩家每年翘首以盼的盛会。
今年1月,散爆网络的《少女前线2:追放》携手非物质文化遗产苏绣传承人,为游戏角色“玛绮朵”打造全新苏绣衣装“花影重”。其创作纪录片一经上线,迅速在玩家群体中引发热烈讨论。“国产游戏正成为‘国潮出海’的文化转换器。”散爆网络CEO黄翀表示,“Z世代用户将游戏视为情感、社交、文化认同乃至消费行为的精神载体,精品游戏可以让中华文明的精粹与全球文化共鸣。”
“游戏的优质玩法、精彩视听、生动剧情,就好像赠送礼物时精美的外包装,引导着海外玩家欣然打开这份礼物,并欣赏到其中蕴含的中国文化内核与东方审美意趣。”何威表示,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文化传播方式,也是一种激发受众好奇心和探索欲的交互式文化体验。
挑战犹存,未来可期
漫漫出海路,仍有许多需要攻克的难关。例如数字发行能力,怎样找到目标受众,用合适的方式进行精准投放?比如人才缺口,如何在海外吸引当地顶尖的技术和管理人才,让团队更有竞争力?比如法律法规,怎样适应当地大环境?
“越来越多国家把游戏看作全球文化竞争的新领域,不断加大政策倾斜与资源扶持。”何威指出,相比之下,中国游戏产业目前仍急需加强顶层设计,以应对国际竞争中“此消彼长”的态势。业界普遍认为,游戏产业未来发展生态仍需优化,包括优化舆论环境、完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体系。相关企业应持续探索游戏与电竞、文旅、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融合发展,充分释放游戏的跨界赋能潜力,开拓新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