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政易动决策网报道 在浙江绍兴上虞区,一场以"乡情乡谊"为纽带的共富实践正在深入开展。当地通过激发本土乡贤、企业家的反哺热情,构建起独具特色的"乡亲助乡兴"发展模式,有效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共同富裕。
上虞区依托丰富的乡贤资源,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乡贤回归"机制。通过成立乡镇级乡贤联谊会、村级乡贤参事会等组织,吸引500余名乡贤回乡投资兴业,带动项目资金超30亿元。这些项目涵盖现代农业、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等多个领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家乡需要,义不容辞。"一位从上海返乡投资的企业家表示。他投资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不仅带动了200余户农户增收,还引入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使当地农产品附加值提升40%以上。
除了资本回归,上虞更注重人才和智力的回流。当地实施"乡村导师"计划,邀请退休教师、医生、工程师等回乡服务,建立20余个专家工作室,开展技术指导、医疗帮扶、教育支持等服务,弥补乡村公共服务短板。
在机制创新方面,上虞探索出"三乡三治"工作法:
乡贤治村:邀请德高望重的乡贤参与村级治理
乡企治产:引导本土企业与村庄结对发展特色产业
乡情治心:通过乡情文化凝聚人心,培育文明乡风
这种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数据显示,上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三年高于城镇居民,城乡收入比缩小至1.61:1。首批试点的20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增长达45%,成功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2个。
浙江大学区域发展研究所专家认为,上虞的实践探索出了一条以乡情文化为纽带、以产业振兴为基础、以共建共享为特色的共富路径,为全国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有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