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政易动决策网报道 初秋时节,新疆南部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六团,连片的西梅果树挂满紫黑饱满的果实,迎来丰收采摘季。田间地头,果农们忙着采摘、分拣、称重、打包,一箱箱新鲜西梅随即通过冷链物流车发往全国各地。
为让这份"甜蜜果"保持最佳新鲜度送达消费者手中,当地构建起"采摘—预冷—包装—冷链运输"的全链条保鲜机制。采摘后的西梅先按大小、品相分级包装,再装入配备冰袋的保温箱,通过航空或冷链车全程低温运输,最快48小时就能抵达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市场。
"今年气候条件好,26亩西梅产量达30吨,甜度和口感都比往年更胜一筹!"种植户王红旗笑着说。他介绍,西梅从开花到挂果都坚持精细化管理,不催熟、不打蜡,只在自然成熟后采摘,确保每一颗果子都带着天然风味。按每公斤9.5元的收购价计算,今年产值能达到40多万元,"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过去最愁路远保鲜难,好果子卖不上价。现在有了冷链物流,西梅能'鲜'到全国,订单量比去年多了一倍还不止。"王红旗感慨道。冷链技术不仅解决了长途运输的保鲜难题,还让西梅的销售范围从周边扩展到全国多地,既拓宽了销路,又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带动更多农户增收。
如今,一箱箱带着戈壁阳光味道的西梅,正通过冷链车跨越山海,成为市场上的"新晋网红水果",为当地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