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马胜利16日表示,自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工程启动以来,西安大力推进基础设施与装备硬联通,累计新增及改扩建综合货运枢纽面积超50万平方米、集疏运线路超25公里。一个布局更优、功能更全的现代综合货运枢纽体系正在加速形成。
在西安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西安市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上,马胜利介绍,该市于2023年7月成功入围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城市。2023年至2025年,西安将聚焦基础设施及装备硬联通、规则标准及服务软联通、建立健全枢纽一体化运营机制三大领域,全力推动28个重点项目落地。
硬联通:项目支撑能力跃升
立足西安区位优势与电子信息、汽车、航空航天等特色产业,重点支持建设10个综合货运枢纽项目及3个集疏运项目。
项目涵盖公铁联运、海铁联运、陆空联运等多种模式,显著增强货物中转和集散效率。
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货运区及口岸等关键项目已提前投入运营,有效提升全市货物运输效率,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软联通:通道拓展效率提升
积极打通国际货运物流线路,率先实现中亚“五国七城”航线全覆盖,机场中亚通航点数居全国首位,运输量位列全国第三。
中欧班列(西安)国际干线拓展至18条。
自2023年专项工程实施以来,全市陆空联运量年增长率达21.05%,集装箱公铁联运量年增长率达10.29%,多式联运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一体化运营:机制优化成本降低
完成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口岸国际物流园区改造,国际货邮年保障能力跃升至30万吨。
货物查验时间大幅缩短至平均20分钟,在提升监管效率的同时有效降低运营成本。
2025年以来,新开通至米兰、马德里、第比利斯、德布勒森4条国际全货运航线,累计开通全货运航线52条,通达全球19个国家47个枢纽城市。
临空经济蓬勃发展
西安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党委副书记刘军指出,这批项目的建设为发展临空依赖性、偏好型产业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一批航空维修、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类企业相继落户空港新城,目前临空经济规模已达420亿元。”他补充道,该项目的实施切实夯实了当地临空经济的产业根基。
马胜利强调,下一步西安将持续加大工作力度,以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工作为契机,进一步优化枢纽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多式联运水平,强化货运枢纽与产业融合,充分发挥枢纽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持续壮大枢纽经济,做强枢纽功能,推动区域经济实现更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