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渭南素有“关中粮仓”之称,这片农耕沃土如今孕育出了印刷包装产业的新名片。数据显示,渭南生产的高端凹版印刷机、印刷机械控制系统等产品在中国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超过70%,服务中国国内90%以上软包装印刷企业,产品畅销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根植于渭水之畔,这一产业正成为城市转型的生动写照。
走进渭南高新区的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制造车间,宽阔的厂房内摆放着各类组装好的印刷机。员工熟练操作机器,组装零部件,一派繁忙景象。“这台至睿4.0智能高速凹版印刷机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和日化包装印刷,印刷色数达10色,能精准还原图案色彩,大幅提升印刷品质。”公司技术中心办公室副主任陈明辉介绍道。保温隔热的泡面桶、图案丰富的零食袋、精致小巧的香烟盒——这些日常包装产品大多源于渭南的产业源头,款式精美、外形各异。
渭南印刷包装产业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1967年,陕西印刷机器厂在渭南落地,1975年研制出塑料薄膜印刷机,20世纪90年代推出中国第一台机组式凹版印刷机。2003年,中国国内首台双收双放凹版印刷机问世,2020年又推出自主研发的“至睿”系列产品。经过半个多世纪发展,如今的陕西北人产品种类超500种,主导制定国家行业标准10余项、地方标准7项,见证了中国印刷包装产业的蝶变。
技术创新为这一传统产业注入新活力。在陕西北人厂房内,机器人自动运送物料,全自动上下料实现高效生产;设备开机到印刷产品“一键”操作,远程运维平台实时监控全球设备运行状况。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深度介入各环节,“黑灯工厂”、自动流水线和云平台服务刷新了生产模式。与此同时,渭南科赛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正升级优化一款大型印刷机的智能操作系统,以提升工作效率。该公司总经理陈亮强调:“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我们持续提升硬件可靠性与软件性能,快速响应用户需求,科技创新是发展的核心动力。”
如今,渭南已形成以40多家重点企业为主的印刷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高新区成为中国最大的凹版印刷装备研发生产基地。作为渭南市重点发展的20条产业链之一,印刷包装产业正从传统制造升级为朝阳产业的关键期。产业集群释放出蓬勃创新动能。“作为‘链主’企业,我们将联合上下游企业、政府及高校,深化政产学研用融合,引领产业链协同发展。”陈明辉表示,渭南的转型之路——聚链成群——正书写着传统制造业的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