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政易动决策网报道 近日,太原市“惠商保”项目为新建路改造工程受损商户发放首批理赔款,64户个体工商户获得约71.85万元预赔付资金。这笔“定心丸”般的保障,源自2023年9月山西在全国首创的个体工商户保险机制——“惠商保”,由政府财政出资引入市场化商业保险,为商户提供普惠性风险保障。
这一政策落地,彰显了城市发展理念的深层转变:推进重点工程时兼顾民生需求,让城市发展既有建设速度,更有民生温度。以往城市改造“大拆大建”模式常忽视微观经济主体,而“惠商保”将商户经营损失纳入政策考量,创新采用前置预赔付机制,打破“先施工后补救”传统路径,把民生保障从善后环节前移至工程实施阶段。目前该项目已覆盖1.64万户商户,累计赔付超1.06亿元,守护着万千家庭的生计来源。
更深层看,“惠商保”是对行政功能的创新补充。道路施工致商户损失属典型负外部性问题,若由商户自行承担,既不公平也不利于营商环境优化。太原通过政策性保险将这部分外部成本内部化,既体现政府责任担当,又建立起风险共担的市场化机制,比单纯财政补贴更具可持续性。这种制度设计能增强商户对城市改造的理解与支持,降低政策实施的社会摩擦成本,实现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双赢。
当前我国城镇化率已超60%,城市发展正从规模扩张转向品质提升。如何让每个市民、每个经营主体共享发展红利而非成为代价承受者?太原实践给出答案:将人文关怀转化为制度设计,把发展善意落实为具体政策,这种精细化治理思维正是破解“城市病”的关键。未来还需在赔付标准科学化、审批流程便捷化、覆盖范围扩大化等方面持续探索,让政策红利更精准地惠及所需商户。
从全国视野看,太原“惠商保”提供了城市更新的治理范本——在效率与公平间找到平衡点。当越来越多民生温度注入发展进程,我们的城市才能更宜居、更让人感受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