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8月,为粉碎日军的“囚笼政策”,八路军在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发起了一场大规模进攻战役,重点破袭正太铁路,史称百团大战。这场战役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决心,展现了中华民族的顽强斗志,成为抗日战争中的关键一役。
在山西阳泉的狮脑山,海拔1160米处,百团大战纪念碑巍然耸立,形如一把锐利的刺刀。碑体三面刻有“战绩辉煌 永垂史册”等鎏金题词,熠熠生辉。向西400米,便是百团大战纪念馆,它坐落于当年的战斗遗址上。1985年,纪念碑在狮脑山主峰落成;2010年,占地3232平方米的纪念馆正式开放,成为中国唯一以百团大战为主题的纪念场所。
阳泉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张卫萍指出,正太铁路东起河北正定,西至山西太原,全长243公里,而阳泉正处其中心位置。百团大战不仅是历史的转折点,更凝聚了民族精神。近年来,纪念馆通过声光电、半景画、实景体验及VR技术等创新形式,生动还原战役场景,提升游客参与感,强化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功能。
纪念馆内陈列着470余幅图片、200余件实物和10余处场景,细致描绘了八路军割电线、冒雨破路、攻克碉堡等英勇事迹,将百团大战的壮烈过程栩栩如生地呈现。张卫萍强调,这些展陈不仅纪念过去,更启迪后人,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在阳泉城区义井镇,联合学校教师姚永田从小生长于正太铁路破袭战沿线,深受抗战故事熏陶。他利用课余时间走访多地搜集史料,编写校本教材,并在校园开展百余场义务宣讲,用历史故事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姚永田表示:“我会持续挖掘和传播红色精神,将这份工作做精做强。”
如今,百团大战已成为阳泉红色旅游的核心资源。距纪念馆20余公里的南沟村草帽山,曾是日军据守狼峪车站的制高点。百团大战期间,八路军第129师新编第10旅旅长范子侠率部强攻草帽山,破袭铁路,为战役胜利奠定基础。南沟村党支部书记闫润红介绍,该村确立了“红色引领+绿色富民”的发展思路,建成范子侠将军生平陈列室和狼峪抗战遗址公园,同时发展玉露香梨种植和蜜蜂养殖等产业,年接待游客超3万人次,为村民带来可观收入。
从战火纷飞到绿水青山,85年风雨历程见证了红色基因的薪火相传。百团大战的记忆在新时代焕发生机,推动革命老区迈向乡村振兴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