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红白食:乌兰毛都的共富引擎

发布时间:2025-07-31 10:41:34 浏览量:147

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右前旗乌兰毛都草原,蒙古族的传统美食——以牛羊肉为主的“红食”和奶制品为主的“白食”,正成为推动当地各族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纽带。

00300694005_d13d36f8.png

走进科右前旗草地羊生产加工基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四张泛黄的奖状。这些奖状见证了特门牧场的辉煌历史:该牧场于1956年在乌兰毛都草原成立,仅两年后,就因“增畜保畜”成就突出,获得时任内蒙古自治区主席乌兰夫颁发的奖状。旗下合作社更被国务院授予“农业社会主义先进单位”,奖状由周恩来总理签发。后续两年,牧场又陆续收到两张乌兰夫主席签发的荣誉。土生土长的牧民王国祥每每提及这段往事,都充满自豪之情。

2010年11月,时任特门嘎查党支部书记的大学生村官王国祥,怀着提升草原羊肉价值和增加牧民收入的决心,牵头成立了科右前旗鑫祥圆养殖合作社。他立下“一生只做草原有机羊”的朴实誓言,将特门牧场的红色基因发扬光大。如今的合作社不仅传承了光辉历史,还成为现代牧业产业化的标杆。其近3万平方米的数字化共享工厂,配备3800平方米现代化生产线,集成先进溯源系统,实现了羊肉从牧场到餐桌的全流程可视化管理,大幅提升品牌公信力和质量安全。

王国祥自豪地介绍道:“我们的黑头羊在草原自然放牧,以沙葱、野韭菜等天然牧草为食,成就了羊肉独一无二的卓越品质。再加上专利包装,产品畅销全国。”来自天津的游客郭赫雯品尝后连连称赞:“羊肉口感鲜嫩,带有独特风味,搭配奶茶特别美味。我会在社交平台推荐给朋友们。”

在带动群众增收方面,合作社通过订单牧业、吸纳就业和入社合作等模式,助力农牧户共同发展。从2022年起,带动季节性就业近百人,协议户的羊按兴安盟最高价加一元收购,人均增收约2000元,合作户收购季节均增收近万元。

基地不远处,姜文龙正通过网络直播,将手工制作的奶豆腐销往全国,积累了众多忠实顾客。他分享道:“我从小学习家传奶食品手艺,坚持传统做法,同时创新品种和口味,适应年轻人需求。”科右前旗乌兰毛都苏木党委书记倪达胡巴雅尔评价道:“文龙大叔的合作社是奶制品标准化生产的典范,年利润达200万元。”

合作社常年雇用脱贫人口3名,收购20余户牧民牛奶,带动群众年均增收8000元以上。姜文龙还无偿为84户牧民提供技术培训,引领乡亲们共奔富路。展望未来,他笑容满面地说:“下个月,我的奶食品将进入各大商超,让更多人品尝到蒙古族传统美味。”

备案号:沪ICP备202404419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919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24)2439-1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24070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061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191-838 举报邮箱:dai@yidongjuece.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010-57279123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莲宝路9号
Copyright 2018-2024 www.yidongjuec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