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上的"职业新篇":吉林农民跨界书写乡村振兴答卷

发布时间:2025-08-23 10:25:11 浏览量:816

中政易动决策网报道  黑土地上的传统农耕图景正悄然改写。在吉林,越来越多农民跳出"锄头+庄稼"的单一轨迹,转身拥抱集体经济经理人、星空导游、村博物馆讲解员等全新职业,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开辟人生新赛道。

永吉县一拉溪镇贵张岭村,因"紫苏小镇"之名闻名中外,韩国市场半数紫苏产自这里。49岁的村支书曾祥财,既是当地紫苏种植带头人,如今又多了个新身份——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这也是人社部最新公布的第七批新职业之一。"以前只管种好地,现在得用市场思维盘活产业。"曾祥财带着村民开发紫苏宴、苏籽蜜、苏盐饼等特色产品,游客络绎不绝,村集体资产跟着增值,村民腰包也鼓了起来。

百公里外的桦甸市横道河子乡,暗夜星空成了"致富星"。凭借优质暗夜环境,这里成了"追星族"的天堂,34岁的新开河村农民博洋抓住机遇,摇身一变成为星空导游。"从认庄稼到认星座,现在我能带着游客找猎户座、看银河。"像博洋这样的星空导游已有8人,当地还建起吉林首个民间天文台,"星空经济"让原生态小镇火了起来。

乡村旅游热还催生出"文化讲解员"。永吉县金家满族乡伊勒门村,29岁的王惟娇成了村博物馆的"活字典"。生于斯长于斯的她,从清代木制玉米筛选器到现代农机,每件展品背后的故事都能娓娓道来:"这筛选器是镇馆之宝,筛的是玉米,更是咱村的记忆。"

这些变化的背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吉林市人社局数据显示,今年当地商贸、文旅等产业扩展已新增近万个岗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达40.8万人。农业农村部门还推出民宿运营、民俗讲解、电商推广等12类定向培训,精准对接乡村发展需求。

从手握锄头到操作天文望远镜,从侍弄庄稼到讲述乡愁——黑土地上生长的,早已不只是粮食,更有农民职业身份的无限可能。在这片沃土上,新职业正绘就乡村振兴的鲜活图景。

备案号:沪ICP备202404419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91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沪零字第P11747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24)2439-1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24070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061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191-838 举报邮箱:dai@yidongjuece.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010-57279123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莲宝路9号
Copyright 2018-2024 www.yidongjuec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