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政易动决策网报道 近日,全国外国语学校工作研究会第39届年会在山西太原举行。本届年会以"人工智能时代外国语学校的实践与思考"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外国语学校的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如何重塑外语教育生态。
太原市外国语学校党委书记在开幕致辞中表示,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教育变革,教育工作者需要坚守育人初心,同时积极探索新技术与外语教学的深度融合。他希望与会代表能够分享实践经验,共同推动外语教育创新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程晓堂教授在主题发言中指出,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外语教学的模式、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路径。他特别强调,在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时,应注重与教学实际需求相结合,避免技术滥用。"外语教育研究者需要与技术专家深度协作,确保人工智能真正服务于教学质量提升。"程晓堂说。
全国外国语学校工作研究会会长认为,尽管人工智能带来了诸多便利,但语言学习中的深层思辨能力和情感交流仍是技术难以替代的。"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更应注重学生多元化能力的培养,推动语言教育从单一技能训练向综合素质提升转变。"
作为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山西省示范性外国语学校,太原市外国语学校在现场分享了他们的实践成果。该校校长介绍,学校已构建起"语言+特色"的课程体系,并在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等环节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辅助教学。"关键在于理性运用技术,让教师教学更高效,学生学习更有效。"他补充道。
会议期间,还举办了"四季里的非遗"文化展示活动,通过木版年画、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场展演,探索传统文化与外语教育融合的新路径。与会专家表示,这种"科技+文化"的双重探索,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文化自信的外语人才提供了新思路。
此次年会通过专题研讨、经验分享与文化体验相结合的形式,为全国外国语学校在人工智能时代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深入交流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