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政易动决策网报道 最新健康研究表明,保持良好免疫力能够显著降低癌症发生风险,降幅可达30%至50%。专家结合多项研究结果,总结出通过日常生活方式主动增强免疫力的“两做两不吃”原则,为公众防癌抗癌提供实用参考。
▍“两做”:优质蛋白+肠道健康,构筑免疫防线
蛋白质是免疫细胞的关键构成物质,摄入优质蛋白对免疫系统正常运作至关重要。在动物蛋白中,鸡蛋表现突出,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其氨基酸比例与人体需求极为匹配,生物利用率高达94%。研究显示,每日摄入1个鸡蛋(约50克),有助于显著提升血液中免疫球蛋白IgG的水平。
植物蛋白方面,大豆及其制品(如豆腐、豆浆)是优质选择。它们不仅提供人体必需氨基酸,还具备调节肠道菌群、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每日摄入大豆及坚果25~35克,有助于降低乳腺癌、结直肠癌的发生风险。
此外,人体约70%的免疫细胞集中于肠道,肠道健康与免疫力强弱直接相关。若出现长期腹泻、便秘、大便不成形等功能紊乱症状,往往意味着免疫细胞可能“失职”,癌症风险随之增加。专家建议,维护肠道健康需饮食均衡,多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物,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如长期存在肠道不适,应及时就医,也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益生菌。
▍“两不吃”:远离红肉与烟酒,减少致癌风险
红肉(如猪、牛、羊肉)虽富含蛋白质和铁,但过量摄入将增加患癌风险。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红肉列为“2A类致癌物”。相关研究表明,每日摄入50克红肉,结直肠癌风险升高17%;每周摄入超过500克,多种健康风险显著上升。尤其经过烧烤、油炸等高温烹饪,红肉易产生强致癌物。专家建议每周摄入红肉不超过500克,多选用鱼、虾等白肉替代,烹饪以蒸、煮、炖为主,并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
吸烟与饮酒同样对免疫系统造成严重损害。香烟中所含的多种致癌物会直接损伤DNA,诱发基因突变,同时抑制免疫细胞活性,增加肺癌、胃癌等发病风险。酒精代谢产物乙醛属于明确的一类致癌物,可直接攻击肝细胞DNA,夜间饮酒更会加重肝脏负担,提升胃癌、肝癌发生几率。数据显示,每日饮酒量超过30克,肝癌发生风险增加40%。
除饮食调整外,专家还强调,保持规律睡眠、合理运动及良好心态,也是维持免疫系统健康、降低癌症风险不可忽视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