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处,金源故地魂 —解码依兰县的千年美誉

发布时间:2025-07-21 13:27:24 浏览量:316

在东北的群山与江河之间,依兰县像一颗被时光打磨的明珠,藏着太多能撼动历史的名字。这里是金代肇兴的龙兴之地,“女真铁骑”曾从这里踏向中原,这里也刻着“坐井观天”的典故。“徽钦二帝”的羁押往事,为这片土地添了几分沉重的传奇。当松花江、牡丹江、倭肯河三河在此交汇,流淌的不仅是水波,更是东北大地数千年的记忆——依兰县的美誉便在这历史的褶皱里,一点点被时光酿成了传奇。

依兰县是黑龙江省五大历史文明古城之一,素有“声闻塞北三千里”,“名冠江南十六州”之称,一代一代的古城依兰人经历了太多的历史沿革与变迁,仿若一座座新建的高楼,每一段路、每一条街、都承载着太多的光阴故事,同时也镌刻着这座古城的成长足迹。

依兰县早在六千年前就发现了倭肯哈达洞穴遗址,表明早在新石器时期,依兰地区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是古代在此生活的居民最早揭开了依兰历史的首页。倭肯哈达洞穴最初为居住址,同时发现了鸟骨,兽骨,窝头形石器,磨制长身石斧等工具。由此可推测:“当时人们过着以捕鱼,狩猎为主的生活,”且具备一定的石器加工能力,同时还发现哈达洞遗址独特的墓葬习俗和文化交流的存在。从遗址中出土的各式玉佩等文物来看,可能存在两种以上的文化交流及商品交换情况,说明当时依兰地区的人类并非孤立存在,而且与其他地区有一定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往来及区域间的文化传播与互动。

QQ20250721-111924.png

倭肯哈达洞穴遗址

沿着时间的长河进入到唐代,依兰地区并未以依兰县为名建制,其归属和发展与当时东北的边疆管辖体系密切相关。依兰所在的松花江,黑龙江流域属黑水靺鞨(肃慎后裔)活动区域,依兰是黑水都督府管辖范围内的重要区域,成为唐王朝管辖东北边疆的行政节点之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是延续了此前鱼猎,畜牧的生活方式,同时受中原文化影响,开始出现了简单的“农业种植,手工业”也有一定的发展(陶器,铁器),最重要的是军事与交通。依兰地处松花江、牡丹江、倭肯河交汇处,是水陆交通要冲,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所以,唐代的依兰地区,既是管辖下的边疆要地,也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区,更是唐王朝经略东北的重要支点。在行政,军事,文化交流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

QQ20250721-111937.png

清肇祖原皇帝猛哥贴木儿雕像

当时光的音符跳跃到一一三〇年的依兰,“徽钦二帝”被掳后,历经数年的辗转,最终在“南宋建炎四年”被押至依兰的“五国头城”,依兰因地处交通要冲,成为金代囚禁重要人物的场所,也充分的体现了这段历史的屈辱与复杂,成为后世对这段历史的标志性记忆。据史料记载,二帝在此期间,虽受屈辱,但仍有随从,”宋徽宗”曾写下不少悲叹诗句(如“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记录流亡之苦,当地民间也流传着关于二帝与百姓互动的传说,成为依兰历史记忆的一部分。“五国头城”做为二帝囚禁地,是金代东北边疆治理的缩影,也成为宋金时代民族冲突与融合的历史见证。“五国头城”遗址如今仍是依兰县重要的历史文化地标。

QQ20250721-111950.png

五国头城遗址 

QQ20250721-110946.png

五国头城

每当朝阳升起,每当暮色漫过整个依兰,江风里似乎还飘着“金代铁骑”的回响,也裹着“徽钦二帝”对古都的遥望。这片土地的神奇,正在于它从不是单一的历史注脚,既是金源文化的根系所在,也承载着东北民族崛起的壮阔,也是王朝更迭的见证,记录着中原与边疆的碰撞交融。依兰县的美誉从不是封存在史书中的标签,而是流淌在时光里的生命力。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历史从不遥远,就藏在每一块见证过风雨的城砖里,在每一条滋养过文明的江河中,更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故事里。

责任编辑:朱京平

备案号:沪ICP备202404419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919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24)2439-1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24070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061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191-838 举报邮箱:dai@yidongjuece.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010-57279123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莲宝路9号
Copyright 2018-2024 www.yidongjuec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