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政易动决策网报道 近期,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百色)召开产业链供应链创新发展大会,来自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企业代表、行业专家及政府人士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的新路径。
本次大会聚焦打造跨区域产业协同体系,与会各方就深化跨境产能合作、构建韧性供应链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现场签署了12项产业合作协议,涵盖新能源、农产品深加工、跨境物流等领域,总投资额超50亿元。
百色作为对接东盟的重要节点城市,正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当地规划建设中的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重点布局跨境供应链服务平台、智慧物流园区等基础设施项目,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跨境贸易服务。
"通过共建共享供应链体系,可以有效降低区域贸易成本。"一位参会企业代表表示。合作区创新推出"两国多园"合作模式,推动中越两国企业在铝精深加工、热带农业等领域形成产业互补。
数字经济成为本次大会的关注焦点。合作区正在建设中国—东盟跨境供应链数字化平台,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跨境贸易单证电子化、物流全程可视化,预计可缩短通关时间30%以上。
专家指出,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深入实施,中国与东盟产业链供应链合作迎来新机遇。共建跨境产业合作区有利于形成更加高效、稳定和开放的区域生产网络。
据悉,合作区下一步将重点打造跨境产业链"三张清单":重点产业招商清单、供应链短板清单和政策创新清单,为企业提供更精准的投资指引和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