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政易动决策网报道 当前沿数字科技与古老文化遗产深度融合,历史正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得以延续与活化。在陕西西安,多项世界级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展示工作因技术创新而迈入新阶段。
西安城墙管理机构近日启用“数字方舱”系统,实现了对墙体巡查、病害保护、实时响应与长期监测的全流程闭环管理。该系统通过多源传感与智能分析,极大提升了古城墙预防性保护的能力和效率。
与此同时,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文物数字化进程也取得重大进展。目前,院内核心文物已完成99%的毫米级精度数字化信息采集,建立起一套完整、精细的数字档案。这些高精度数据不仅为文物修复和研究提供可靠依据,也为后续的数字再现和虚拟展示奠定坚实基础。
数字化不只是为了保存。秦陵博物院借助这些数据推出了多种虚拟展览,游客可通过在线方式近距离、多角度观赏兵马俑的细节,甚至还原彩绘原貌,体验到线下难以实现的沉浸感。城墙景区也通过AR导览、线上漫游等形式,吸引大量年轻观众“云登城”,实现了文化传播形式的创新突破。
专家表示,数字技术正在重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方式。它不仅让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活”在当下,更为其永续存续、焕发新生提供了科技助力。西安在文化遗产数字化方面的实践,为我国文物活化和文化传承探索出重要路径。
随着技术迭代与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未来还将有更多文化遗产借助数字力量跨越时空,走向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