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政易动决策网报道 红墙白塔下,合唱音乐会的旋律与古建共鸣;庆成宫外,咖啡拉花勾勒出藻井纹样;钟鼓楼上,数字光影重现“暮鼓晨钟”的回响……如今的北京,一处处文物古建正以新姿态融入市民日常,文旅新场景从“出圈”走向长红,让古都文脉在创新中焕发活力。
夜幕降临,妙应寺白塔在灯光中泛着柔和光晕,一场“声声应塔”合唱音乐会正在院内上演。以红墙白塔为背景,《绒花》《望春风》等经典歌曲被赋予新表达,当代艺术为700余岁的古建注入青春活力。“在古建里听歌,感觉老街坊越变越潮了!”“95后”市民小宛举着手机记录这独特体验。作为连续举办5年的品牌活动,“白塔之夜”已推出近40场夜场活动,涵盖音乐、非遗体验等主题,不仅吸引年轻人走进博物馆,更带动周边餐饮、文创消费,上半年接待量超去年同期,形成“文化活动—客流增长—消费升级”的正向循环。
在先农坛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一亩三分好吃店”飘出阵阵香气。这家以耤田为灵感的文创空间,让观众在品尝美食时触摸农耕文化;庆成宫后殿的文创货架上,“天宫藻井”“庆云见喜”冰箱贴成爆款,咖啡师用奶泡在咖啡上画出庆成宫纹样,四川游客罗女士感叹:“这花纹别无分号,体验感拉满!”目前,博物馆已设5处文创空间,开发300余款产品,从“仰望文物”到“平视对话”,观众在“品文化、尝味道”中与历史成为“朋友”。2024年开放面积扩大后,观众量同比翻倍,“城市会客厅”的定位让四海宾朋在此感受中轴线魅力。
处暑节气的钟鼓楼上,“击鼓鸣钟廿四声”活动如期而至。演员身着礼官服饰,随节气调整台词道具,展现“应时而动”的传统智慧。西班牙游客安东尼奥举着手机全程录制,“VR解谜游戏《时枢秘钥》太酷了!数字撞钟、光影秀让我读懂了‘时间的故事’。”在VR体验区,青少年通过虚拟技术探秘“时间建筑”;互动屏上,中轴线全景数字地图让观众直观感受700余年“城市脊梁”的变迁。从实体敲钟到数字互动,钟鼓楼用科技搭建古今对话桥梁,让“暮鼓晨钟”的回响穿越时空。
从舞动龙凤彩带的钟楼广场,到咖啡香中的庆成宫,北京正以文旅新场景为笔,在古都肌理上书写传统与现代的和谐乐章。这些“活”起来的文物,不仅是城市的文化地标,更成为市民精神家园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