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文创热:当文物变身“吸金神器”

发布时间:2025-07-11 08:59:43 浏览量:292

近年来,博物馆参观不再仅仅是欣赏镇馆之宝,购买各种能品尝、能互动、能观赏、能馈赠的文创产品也成了游客的“必修课”。国家文物局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博物馆陈列展览数量达4.3万个,同比增长1.53%;文创产品销售收入更是高达34.28亿元,同比激增63.7%。这些融合古今的文创产品为何如此受欢迎?博物馆里究竟蕴藏着怎样的“生意经”?

QQ20250711-085909.png

案例一:成都博物馆的“石犀”魔力

游客们涌入成都博物馆,往往直奔镇水神兽石犀等珍宝。而在文物盛宴之后,五楼咖啡厅里风味独特的新川式咖啡同样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打卡。其中,一款以镇馆之宝“镇水神兽石犀”为原型的慕斯蛋糕尤为特别。围绕石犀这一灵感源泉,成博已开发出6大类450款文创产品和食品。其中,巧妙融合了熊猫、火锅、变脸等四川文化元素的石犀盲盒尤为火爆,已累计创收302万元,其设计成功拉近了古老文物与现代消费者的距离。近年来,成博基于馆藏研发的上千款文创产品收入节节攀升:2022年939万元,2023年猛增至3565万元,2024年更是达到5147万元。

案例二:三星堆的“知识+美味”双驱动

在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文博图书占据了重要位置。沉睡数千年的三星堆珍宝充满未解之谜,这些文创书籍恰好为人们提供了探索谜团的钥匙。博物馆热的兴起也为出版方带来新机遇,文博图书将学术资源转化为大众可感知的内容,既激活了出版市场,又反哺文旅经济,形成了从IP开发到知识传播再到商业变现的闭环。除了精神食粮,博物馆餐饮区推出的文创冰激凌同样人气爆棚。抹茶味的“大立人”、香草味的“金面罩人头像”、巧克力味的“青铜大面具”,三款冰激凌均以代表性文物为原型。正如一位小朋友所言,吃的是文物,回味的是文化。自2020年起,三星堆博物馆通过自研和合作累计开发文创产品超过2700款,目前在售1800款。其销售收入呈现爆发式增长:2020年仅起步约三四百万,2021年跃升至3000多万(约十倍增长),2022年突破1亿,2023年达1.5亿,去年已接近2亿。

案例三:安徽博物院的“思想共鸣”与模式创新

安徽博物院的餐厅里,可食用的文创美食大受欢迎,其中以珍贵文物“鄂君启金节”命名的提拉米苏蛋糕勇夺“销冠”。诞生于两千多年前的鄂君启金节,其蕴含的促进区域物资流通的经贸思想,与现代社会推动经济一体化的理念一脉相承。游客在聆听它的故事后购买文创产品,带走的不仅是物件,更是这份穿越时空的思想共鸣。2024年6月,安徽博物院还创新性地面向全国公开招募文创合伙人。这一模式不仅催生了爆款产品,增加了收益(2023年文创收入1500多万元,产品种类达455种),更探索了文创开发的新路径。

如今,博物馆文创既绽放着璀璨的文化光彩,又赢得了市场的热烈追捧,真正实现了“圈粉”与“吸金”的双赢。游客购买文创产品,实质是在为那份触动人心的文化共鸣和沉浸其中的独特体验埋单。而博物馆通过文创的开发与销售,不仅为自身注入了可持续的经济活力,更让厚重的历史以鲜活生动的方式走进大众生活。

备案号:沪ICP备202404419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919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24)2439-1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24070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061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191-838 举报邮箱:dai@yidongjuece.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010-57279123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莲宝路9号
Copyright 2018-2024 www.yidongjuec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