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集安:千年高句丽文化遗产焕发时代新生

发布时间:2025-07-01 13:57:35 浏览量:303

鸭绿江畔,大型音舞诗画《梦萦高句丽》精彩呈现。演出时而热情奔放,震天的鼓点如同对八方宾朋的热烈欢迎;时而庄重肃穆,将厚重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时而妙趣横生,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表演让高句丽文化变得可触可感。”导演刘杉娜如此评价。

高句丽,作为汉唐时期活跃于中国东北的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其长达705年的历史中,有425年以今日吉林省集安市为都城,在此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2004年7月1日,“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今仍是中国东北地区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

fdc9001116946ebeacc9422ad50531fd.jpeg

21年来,集安在深化高句丽考古与历史研究的同时,持续向世界展示这一古老文明的神秘风貌。古墓中大量精美的壁画,生动记录了高句丽人的家居宴饮、歌舞百戏、出行狩猎、战争传说以及宗教信仰等场景。如今,这些珍贵的画面被精心“复制”展示于集安市博物馆,供海内外游客驻足品味。

在众多遗址中,被学界推测为长寿王陵墓的“将军坟”尤为引人瞩目。其整体呈截尖方锥形,外形酷似埃及金字塔,故有“东方金字塔”之美誉,是游客必到的打卡地。山东游客初春阳仰望着这座高达13米多的七级阶梯陵墓感慨道,历经千年风雨洗礼,其整体结构依然稳固如初,古人的智慧令人叹服。

壁画《射虎图》生动描绘了高句丽人骑马追赶野兽的雄姿,是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画中人物体态强悍,头戴华丽的羽饰帽或黑色头巾,驰骋于山峦间狩猎。集安市高句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尚彦臣向记者介绍:“这种‘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构图充满张力,展现了魏晋山水画的独特风貌,也印证了高句丽壁画深受中原文化的深刻影响。”

近期,“晋高句骊归义侯”金印在中国嘉德香港2025年春季拍卖会上以创纪录价格拍出后,由爱心人士无偿捐赠给集安市博物馆,为高句丽研究提供了崭新视角。吉林大学高句丽渤海研究中心主任王志刚指出,这枚金印实证了中原西晋王朝对高句丽的统辖关系,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骨肉相亲的历史见证。

集安的城市生活中,高句丽元素随处可见:西城墙遗址旁的早市沿古老石基铺开,蒸糕的热气漫过1600年前的楔形石条;少女耳坠晃动着贵族墓出土的“莲花纹”样式;广场路灯基座镶嵌着兽面瓦当浮雕。集安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郭玉泉表示,作为集安文旅最闪亮的名片,高句丽历史正日益深入地融入城市肌理。官方数据显示,成功申遗21年来,当地旅游收入已增长几十倍。

为守护好这份珍贵的世界遗产,21年间集安累计实施了遗址本体加固、壁画墓防渗、变形监测等30余项保护工程。建立了世界遗产监测预警平台,对42处遗产点进行24小时环境监控,并完成了17座壁画墓的数字三维重建。同时,联合专业考古机构深化洞沟古墓群等核心遗址研究,出版了《高句丽王陵通考》等40余篇学术专著。

“研究必须持之以恒。随着考古新发现和物证不断涌现,神秘的高句丽终将揭开面纱。”尚彦臣对未来充满信心。

备案号:沪ICP备202404419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919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24)2439-1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24070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061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191-838 举报邮箱:dai@yidongjuece.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010-57279123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莲宝路9号
Copyright 2018-2024 www.yidongjuec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