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政易动决策网报道 在近日举办的2025年中国(福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上,低空经济成为焦点议题。沃兰特航空联合创始人黄小飞表示,这一新兴产业将引领城市从“车轮上的时代”迈向“翅膀上的时代”,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黄小飞指出,中国在低空领域与发达国家仍存显著差距,这反而孕育着巨大市场空间。以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为代表的技术突破,正推动安全、成本和效率实现“数量级提升”,有望撬动万亿级市场规模。
“eVTOL并非简单为汽车安装旋翼,而是航空制造与新能源产业链的深度交融。”黄小飞解释道,电动化大幅降低了运营成本,垂直起降特性减少了对传统跑道的依赖,这种创新模式使安全、经济和高效这三个传统航空领域的难题得以协同解决。
据预测,未来乘客仅需支付约60元,即可体验5分钟飞行20公里的快捷服务。这种具有竞争力的成本结构,将推动低空航空器在物流运输、旅游观光、城市通勤及医疗救援等多场景落地应用。
在产业实践方面,沃兰特航空研发的VE25-100型eVTOL已完成首轮有人驾驶试飞,验证了飞行器性能与系统稳定性,为我国先进空中交通体系建设积累了重要数据。
黄小飞特别强调,福建省在发展低空经济方面独具优势:充裕的空域资源、快速布局的起降网络、高素质专业人才和成熟的制造配套体系。他算了一笔账:传统通用机场建设需投入上亿元,而eVTOL起降点成本仅约100万元。
随着空域管理改革持续深化和基础设施支持政策陆续出台,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环境日益完善。业界预计,2026年底至2027年初,部分城市居民将率先体验空中出行服务;到2030年,全国数百个城市有望实现eVTOL服务的规模化运营。
面对这场航空领域的变革,专家建议应重点围绕主机厂和运营商构建产业生态,强化适航审定等关键环节,鼓励各方积极参与,共同推动中国在低空经济新赛道实现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