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政易动决策网报道 在中铁电气化局柳梧铁路LWZH-2标建设现场,一系列智能技术正重塑传统施工模式。技术团队自主研发的无接触式接触网接口智能检测设备,通过高精度传感器与图像识别算法,可自动识别接触网基础螺栓间距不足、外露长度不达标等隐患,配合无人机完成高空数据采集,推动传统"人工巡检"向"智能检测"转型。该设备将检测精准度与效率提升超200%,还能依托大数据分析预判设备磨损趋势,为施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安全管控方面,智能装备矩阵持续发力。施工现场投用的智能化安全帽集成北斗定位系统,结合行车轨迹追踪功能,实现人员车辆实时定位、电子围栏预警及路径回溯,大幅提升应急响应速度。同时,背负式电连接压接设备、锂电精密拧紧系统等智能工具的应用,让关键工序施工精度误差控制在毫米级,恒张力放线车则通过自动化操作强化作业安全系数。
为构建全流程安全防线,项目打通"线上+线下"协同管控通道。依托广西交投"交建云App"与中铁电气化局"千秋禅"系统,建立隐患"上报—整改—销号"闭环管理机制,现场安全员、群安员、青安岗组成三级核查团队,通过"线上跟踪进度、线下实地核验"的联动模式,确保隐患整改全链条可控。
作为铁路建设的生命线,安全管理始终是项目核心。中铁电气化局以科技创新为抓手,将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施工全流程,通过前端智能装备与后台管理平台的无缝衔接,构建起集工艺培训、物流调度、安全实训等于一体的集成化管控体系,为柳梧铁路高质量建设注入"智慧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