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动市县决策网报道
加快推进民营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李 哲
一、新质生产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理念,后写入新一届《政府工作报告》。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发展新质生产力体现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这是自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判断后,中央对国家未来经济发展重大战略部署,意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通过新的生产力发展途径,推动我国经济从劳动、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
二、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民营企业大有可为
早在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充分肯定了我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一直以来,民营经济就是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就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特色所在、优势所在、活力和创造力所在。
从特色上看,我们打破了过去对社会主义制度传统的固有的观念,不再追求所谓“纯儿又纯”的公有制。十九届五中全会决定,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确立为基本经济制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不断深化对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从民营经济是“必要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从“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到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民营经济业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这样的所有制结构是我国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制度性保证,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
从优势上看,我们把两种经济形式结合起来,各类资源调动起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形成了“竞争+合作”的良性发展局面。一方面,我们强调要把公有制巩固好、发展好,同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是对立的,而是有机统一的;另一方面,国企民企齐头并进、互为补充,国有资本在提供公益产品、公共服务以及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等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发挥更大作用,而民企则更多的进入到竞争性行业,通过混合所有制不断地发展壮大自己,这也有利于国有企业提高竞争力、影响力,有利于国有资本实现保值增值。
从活力和创造力上看,我们主动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加快推动与生产力密切联系的经济体制的调整,进一步释放生产力的动力和活力。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截至2023年5月,民营企业数量较2012年增长了3.7倍,达到了5092.76万户。在党的政策指引下,民营企业在稳增长、促创新、增就业、惠民生等方面贡献巨大,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习近平总书记曾用“五六七八九”概括民营经济的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近年来,广大民营企业未雨绸缪,向“新”而行,积极推动企业数字转型、智能转换,为形成新质生产力不断增势赋能。《财富》2022年世界500强榜单中,包括华为、比亚迪、京东等34家中国民营企业入围。民营企业再次成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继续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不断完善促进民营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民营企业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是生产力发展到更高阶段的一种先进生产力。为此,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消除那些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羁绊,多层面提出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民营企业活力和创造力的改革措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一是营造更加适合民营企业发展的环境。 “良禽择木而居”,什么地方适合民营企业发展,经济就活,生产力就旺。良好的环境包括:1.规则执行环境。这要求为各类企业创造平等、透明、开放的市场环境,核心在于对所有企业都要“一视同仁”,国有、民营、外资等各类企业在权利上享有平等权,在机会上享有知晓权,秉持“法无禁止皆可为”的市场理念,打破一切不合理的行业壁垒、准入限制,鼓励、支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市场竞争,特别是在能源开采、交通、保险、银行、电信等行业允许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2.营商服务环境。在成熟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除了作为 “守夜人”外,主要功能就是为市场各类主体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要继续推进简政放权,致力于政府治理能力的提高和治理体系的完善,深化服务改革,加快构建清亲的新型政商关系。同时在要素获取、准入许可、经营运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等方面,给予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所有企业以平等待遇,理直气壮地给予民营企业在企业开办、土地征信、进出口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支持。3.金融支持环境。要破解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加快推动与民营企业相对应的民营金融机构的建立,拓展金融服务边界,拓宽民间融资渠道,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健全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提振民营企业信心。
二是以民营企业作为创新驱动的重要载体。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于创新,作为创新驱动的重要载体,民营企业要发挥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力军作用。要转变传统“家族式”“作坊式”经营方式,以管理和组织创新推动技术、业态创新。要促进产业链上中下游对接,优化供应链,通过机制创新促进业务互助、资源共享和系统集成。要加大与高校、科研院所广泛合作,参与构建多层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和成果转化机制。关键在于大力吸引和培养高端技术人才,建立专业技术团队,不断完善人才政策,努力让各类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三是加快构建更加高效、充分竞争的市场体系。市场体系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重要保障,要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破除土地、资本、劳动力等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价格扭曲。要培育以技术、数据等新型要素为载体的要素市场,丰富要素市场的层次和内涵,不断增强和拓展市场体系的韧性和深度。重点在于有效保护产权,“有恒产者有恒心”,要进一步完善物权、债权、股权、知识产权等各类产权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明晰产权边界。要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进一步完善居民财产权保护、流转制度。关键在于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使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系统完备、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具体来看,就是要使要素流动更加便捷、规则更加透明、竞争更加充分、市场秩序更加规范,更好地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从而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大解放大发展。
(李哲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