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堑变通途 雪域展新颜——西藏交通升级催热冰川旅游与民宿经济

发布时间:2025-07-29 13:47:44 浏览量:143

柏油路通到了冰川湖畔,民宿里冒起了袅袅炊烟。牧民群众赶着牛马,扎起帐篷,舞动欢歌。西藏自治区那曲市比如县的萨普景区,以其巍峨的冰川和如镜的湖泊吸引着四方来客。在藏语中,“萨”意为“雪豹”,“普”意为“山沟深处”。随着交通条件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这里,欣赏独特的雪山和冰湖风光。

6a64b457gy1hibh5ccmywj21400u0tqx.jpg

“现在从乡里开车去萨普雪山,道路很通畅。越来越多的游客从我们这边去景区看千年冰川,我工作忙得很!”位于比如县羊秀乡与边坝县加贡乡交界地带的萨普雪山,以其雄姿和大型海洋性冰川闻名,加贡乡导游次仁多吉感受真切。

“乱石纵横,人马路绝,艰险万状,不可名态。”过去,人们这样形容西藏的路。这一局面正在被彻底改变。去年9月底,夏贡拉山隧道建成正式通车,标志着“进藏第一险”天堑变通途,也让被称为“川藏中线”的G349国道实现全面贯通。居住在西藏昌都市边坝县县城的扎西有着直观感受:“来往车辆、游客量都翻番往上涨,停车、住宿都满满的。”当地一系列重大交通项目相继批复、开工建设,国省干道通畅了,县乡内部的“毛细血管”也在加速疏通。

交通的便利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实打实的实惠。“牦牛肉、虫草现在能很快运出去,卖上好价钱,口袋越来越鼓!”致富的路子更宽了;“娃娃们坐上车,能到县城接受教育。”孩子们上学不再是难题;“遇上急病,打个电话,车子马上就能把人送到县医院。”医疗条件今非昔比……村民们身边的变化说不完。

路畅通直接带动了旅游旺。距离边坝县城50余公里的边坝镇普玉一村,拥有祥格拉冰川、贡嘎蓝冰洞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2024年初,边坝县政府向村里捐赠了50辆越野摩托车,积极打造“冰雪探秘+越野骑行”特色旅游项目,全村149户村民都加入其中。“靠着这辆摩托车,年收入过万了。”村民平措高兴地说。在一系列政策激励下,边坝县去年全年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3454万元,同比增长225.84%。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让在家门口就业的农牧民越来越多。比如县羊秀乡帕荣村的布姆就是其中一员,作为民宿经营者,她手脚麻利地更换布草、打扫房间:“我家一张床位一晚100元。不仅这几天满房,后面几天也早都预订出去了。”自2017年起,比如县文旅部门就鼓励和引导当地群众利用自家闲置房开办家庭旅馆,先后投入226万元用于民宿装修、购置制氧设备及住宿用品。空房子正变成“金屋子”,百姓的“致富路”更宽了。在三色湖景区的普玉一村,第一家客栈于2022年底开业,如今当地营业的家庭民宿已达7家,每户家庭年均增收5万至10万元。

“今年7月,萨普旅游景区正式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这背后,是旅游服务和设施条件的全面升级。”冰川湖畔,景区讲解员旦增达杰自豪地说。2023年底,比如县成功创建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县。今年7月,包括萨普旅游景区在内的西藏14个旅游景区正式获批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三色湖、萨普景区、唐蕃古道景区……一路上的4A级景点可不少。”摊开旅游地图,来自湖北的自驾游客步先生把自己的目标“打卡点”一一标注出来。

文旅消费的新场景也层出不穷。住民宿、搭帐篷,吃藏餐、涮火锅,策马驰骋、观景旅拍……选择丰富多样。雨后,比如县艺术团的演员和游客们围成一圈,带着大家跳起非遗舞蹈,歌声、掌声、欢声笑语融成一片。为促进文旅消费,“支持非遗、演艺进景区活动”被写进了《西藏自治区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政策措施》。西藏还实施特色文旅产业培育工程,通过打造精品景区、文旅廊道和旅游名县,促进旅游与体育、农业、交通、商业等领域深度融合。

“要让美景常驻,还需保护好景区生态。”比如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加央强调。为此,比如县在萨普景区设置了林业生态保护、水生态保护、公路养护员等36个岗位,既解决了群众就业问题,又保护了生态环境,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备案号:沪ICP备202404419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919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24)2439-1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24070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061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191-838 举报邮箱:dai@yidongjuece.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010-57279123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莲宝路9号
Copyright 2018-2024 www.yidongjuec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