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政易动决策网报道 香港湾仔的百年历史建筑“蓝屋”点亮数百盏手绘花灯,为中秋国庆增添喜庆氛围,吸引众多游客拍照打卡。
今年国庆中秋相连的八日长假期,为香港旅游业注入强劲动力。据香港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统计,截至10月8日21时,累计约139.4万人次内地旅客访港,带动零售、餐饮和酒店等行业业绩增长。
在尖沙咀知名商圈K11 MUSEA,假期人流较去年同期增长12%,创下该商场开业以来国庆假期人流量新高。
商场内国际奢侈品牌及钟表珠宝销售表现亮眼,旅客消费额同比上升近20%,其中一名内地游客单笔消费超过100万港元。
旅客消费推动零售增长
香港特区立法会批发及零售界议员邵家辉表示,内地与海外游客双增长刺激了旅游旺区的零售市道。
“化妆品、金饰等类别的销售额有双位数增长,”邵家辉指出。这与今年假期旅客结构变化密切相关。
短途休闲旅游成为市场主力,特别是来自中国内地、泰国及台湾的旅客。
香港零售业在消费模式转变中积极应对,虽然2025年上半年面临压力,但下半年在大型活动带动下,消费者信心有望回稳。
酒店业入住率与房价齐升
长假期间,香港酒店业迎来显著增长。据业界透露,大部分酒店入住率高,10月2日至3日房价一度上升约一成。
香港餐饮联业协会主席杨振年表示,长假期间香港整体消费氛围良好,餐饮订座率较普通周末上升一至两成。
餐饮消费偏好也悄然变化,年轻人逐渐成为餐饮决策主力,带动韩式、日式等特色餐厅订座量增长。
文化盛事丰富旅游体验
假期期间,香港各区推出多项文化活动,为旅客提供独特而精致的旅游体验。
在湾仔利东街,18米长的“幻彩夜光火龙”巡游表演引来大批市民围观。200米长的林荫大道上悬挂着超过800盏五彩缤纷的中式传统灯笼,其中特别引入了寓意富贵与繁荣的金鱼灯笼。
沙田马场举行的国庆赛马日也吸引了34000人入场,其中内地旅客占超过三分一,创历来内地旅客单日入场人数最高纪录。
香港正通过深度游和独特文化体验吸引旅客,推动旅游业从传统奢侈品消费向体验式旅游转型。
业界看好第四季度市场前景
随着第四季度旅游旺季来临,香港旅游业界持乐观态度。香港特区立法会旅游界议员姚柏良表示,不同盛事活动及节日将继续吸引更多过夜旅客及商务客来港。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网誌中提到,8月份零售业临时总销货价值达303亿元,按年上升3.8%,优于市场预期,连续四个月录得正增长。
陈茂波强调,政府会继续和业界一起努力,加强不同活动之间的联乘和协同,把盛事活动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本月下旬将举行开放时间延长至午夜的美酒佳餚巡礼,下月的第十五届全运会,以及圣诞期间的各式活动,都将为香港市道带来支持。
长假期间,香港旅发局积极推动“无处不旅游”理念,通过挖掘各区不同的文化及历史,为旅客提供更多元化的旅游体验。
在湾仔,市建局联同香港文学馆推出的“地胆游湾仔”活动,串连区内历史建筑及特色街道,让游客通过文学作品探索湾仔的历史文化和人文面貌。
随着第四季度旅游旺季到来,香港旅游业界正积极筹备更多活动,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国际旅游都市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