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政易动决策网报道 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连绵的沙丘曾是无情的黄色海洋,风沙是这里唯一的统治者。然而如今,在于田县阿热勒乡的沙地上,一株株看似柔弱的玫瑰苗正悄然改变着这片土地——它们的根系深扎3米,像无数双看不见的手,在沙层深处编织着一张绿色的生命网络。
这不仅是生态治理的奇迹,更是一场生动的生存智慧实践。曾经,于田县面对的是沙进人退的困局,庄稼难生,风沙袭城。而如今,当地选择“以柔克刚”,让耐旱的沙漠玫瑰成为治沙先锋。深扎的根系固住了流动的沙丘,玫瑰叶片减少了地表水分蒸发,形成了独特的微型生态屏障。
更令人惊喜的是,这朵花同时绽放出经济价值。于田玫瑰不仅耐旱抗沙,其花朵品质优异,可制成花茶、精油等高附加值产品。当地农民在沙地上种玫瑰,既固沙又增收,昔日“沙害”变成了今日“沙金”。一位正在田间修剪枝条的农户说:“以前起风沙就愁收成,现在风沙天少了,玫瑰花开的时候,连空气都是甜的。”
这种“以产业带动治沙,以治沙反哺产业”的模式,展现出基层实践的巧妙构思。没有大拆大建,而是顺应自然特性,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作物,让生态恢复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
尽管环境依然严峻,但深根玫瑰所带来的改变正在持续扩散。当地逐步探索出“玫瑰+林草”的复合种植模式,进一步提升了固沙效果和土地利用率。这条融合生存智慧与自然规律的治沙之路,正让沙漠边缘重现生机。
在于田县的沙丘上,每一株玫瑰苗都是无声的宣言:人类与沙漠的相处之道,可以不是对抗,而是共生;生态治理的答案,或许就藏在一朵花与一片沙的对话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