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绿美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记者9日从广东省林业局获悉,全省已建成绿美点193个,其中包括高水平打造的32个精品绿美点,并启动建设了6条绿美带。这些项目为民众提供了更多亲近自然、体验自然的绿色开放空间。
这些绿美点如同“展示窗”和“样板房”,集中展现了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综合效益”。全省各地正积极加快绿美点建设步伐,重点谋划了一批标志性工程,例如岭南国防教育基地绿美点、河源龙川县龙台山郊野公园绿美点以及环南昆山—罗浮山绿美带等。
各地创新思路,充分利用城镇周边的山地、集体林地、果园乃至废旧矿场等资源,推动新建一批郊野公园、山地公园类型的绿美点。这些项目以“小切口”的方式,有效牵引带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拓展。
建设成效斐然。据统计,去年以来,全省绿美点年均种植乡土阔叶树种苗木超过900万株,配套建设基础设施700余处,举办绿色文化、生态科普等活动达4000多场。随着绿美点混交林比例持续提升,绿意更浓,体育健身、休闲露营、森林音乐会等多元化的绿美新场景不断涌现,生态产品供给日益丰富,不仅美化了环境,也促进了当地民众增收,为广东高质量发展厚植了坚实的绿色生态基底。
任务目标清晰明确。根据要求,全省57个县(市)均需至少新建1个郊野公园或山地公园绿美点,并将其纳入县城整体规划设计。同时,各地还需在辖区内选取1至2个绿美点,着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景观优美、深受民众喜爱的精品绿美点,力求“建出成效、建成亮点”。
广东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强调,绿美点建设需重点解决好“怎么看、怎么干、怎么管”三大核心问题,推动建设重心由“从无到有”向“从有到精”转变,持续提升绿美点的生态品质。各地应结合“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绿化工作,以新建郊野公园、山地公园等绿美点及自然保护地为重要节点,以主要通道、绿道、古驿道、碧道等为纽带,系统整合沿线森林、湿地、古树、古村落、红色革命遗址和人文历史等生态文化资源,实现“串点成线、连线成片、集片成带”,合力打造绿意盎然的绿美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