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政易动决策网报道 8月28日10时,一列满载医药、电气、食品等物资的中欧(中亚)班列从天津新港北站缓缓驶出,经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出境,预计8天抵达乌兰巴托。这是国铁北京局今年在天津地区开行的第464列中欧(中亚)班列,标志着区域国际物流通道持续高效畅通。
国铁北京局深入贯彻上合峰会精神,以推动中欧(中亚)班列高质量开行为核心,不断扩大天津地区班列开行规模与质量,全力打造联通上合组织成员国的高效便捷、绿色低碳物流通道。自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京津冀区域累计开行中欧(中亚)班列7565列,其中天津地区开行超5860列,货物多输往上合组织成员国及观察国,品类涵盖汽车整车、配件、工业机械、日用百货等百余种。
为夯实班列运行基础,国铁北京局2016年6月建成京津冀首个海铁联运综合性集装箱铁路枢纽——中铁天津集装箱中心站,实现天津港通过铁路网连接二连浩特、阿拉山口等四大过境口岸,全面升级海铁联运功能。2025年3月完成第二线束建设后,该中心站年集装箱办理能力从40万标箱提升至80万标箱,班列运营效率提高40%,为班列高质量开行及上合组织成员国合作提供坚实支撑。
在协同机制方面,国铁北京局联合天津海关、天津港设立“路港联合办公室”,落实铁路、港口、船公司、货运代理四方联系机制,动态掌握货物到港船期、检验检疫及通关信息,确保物流各环节无缝衔接。同时,依托95306铁路货运电商平台,提供全天候线上需求提报、电子签认、追踪交付、理赔等“一站式”服务,全面优化国际联运体验。
立足天津区位与港口优势,国铁北京局持续强化与地方政府、天津港协作,推动班列提质增量,为构建高效物流通道、促进产业链协同、提升天津枢纽地位及深化上合组织成员国合作注入强劲铁路动力。